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我向这位母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她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随后,小帅的妈妈通过电话与丈夫如实的倾诉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并说明了我对孩子整体的教育观点,我也和他的爸爸在电话里进行了多次长谈。在结束训练营的前一天,小帅的爸爸就从外地赶到了家,为孩子收拾妥当做好了改变教育环境的准备。训练营闭营式的联欢会后,小帅的爸爸直接从会场接到孩子,连家都没有回,匆匆踏上了返回单位驻地的的列车。
现在一年过去了,从那次我们训练营结束后的分别,小帅始终都杳无音讯,像其他来培训中心咨询过或培训过的众多孩子一样,渐渐的消失在了记忆中。
就在今天上午,一名英俊的少年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办公室,我竟然一眼没有认出,他是去年的小帅,长高了,也显的瘦了,身子骨健壮了许多,满脸的阳光,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刚毅,我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问些什么,一味地说他是个大男人了,这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从院外走进来,从小帅妈妈的目光中,我就已经肯定了小帅的进步和改变。的确,小帅跟随爸爸后,由于对爸爸的敬畏,学习责任感逐渐得到了提升,在加上的他的聪慧,通过辅导老师的补课,学习成绩很快追了上去,后来进了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小帅因为学习很紧张,很少有机会回到妈妈的身旁,但是,就在今年小学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一所不错的中学,我听着小帅妈妈兴致很浓的对孩子的评价,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送走这一家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突然想写一些教育案例了,因为这一年来工作较忙,已经很少坐在电脑前整理孩子们的案例了。关于溺爱孩子或溺爱不自知的家长,为孩子制造了太多的成长障碍,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但是调整这些孩子的方法都是因孩子而异,因家庭背景而异的,在学习和成长中,虽然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相雷同,但因为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压力承受力不同,家长的文化底蕴不同,包括父母的气质和隔辈老人的爱不同,矫正这些孩子心理的方法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力度和方案,如果今后时间充裕,我一定会把问题相同的案例系统的整理出来,给众多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长参考。家庭教育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研究和创造,家长千万不要照搬案例里面的一些理念,因为真正属于我们每一个家长的成功教子理念都是出现在学习中,领悟中,实践和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