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不再伤痕累累(原创)
“假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初一的课程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奋起直追,你觉得能超过平时成绩比你好的同学吗?”我看准时机,终于转移了话题。
“在哪?去学校吗?!”他惊异瞪大眼睛。
“在我这儿,我……”我后面的话还没说,张行突然站了起来打断我的话。
“王
老师,我能超过!我很多次都想过这件事,可没有人帮我……”张行浑身都闪现出一股向上的激情。
“我也不会给你太多的帮助,包括父母。记住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能给予帮助的人只有你自己,自学成才的千千万,只要你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超过所有比你强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王
老师只是给你了一份空间和一个属于你的天空,至于你这只雄鹰如何去飞,那我只能坐观你的搏击能力了!”
“王
老师,您就瞧我的“好”吧!什么时候通知我爸爸谈这件事,现在您就给他打电话吧!”孩子迫不及待的督促我拿起电话。
在后来的学习中,张行的学习情绪非常稳定。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过去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始展开自救,重新走自己的学习之路,尽管这条路铺满荆棘,但他肯定了自己的选择,自己做出决定、自己承担结果,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及时地补上了这一课。一年后,他顺利的回归了学校,并且学习态度很坚定,后来我让他总结学习的感受,他满脸笑容的对我说:“痛!并快乐着!!!”所以,那些不切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期望,往往事与愿违。成功的父母,在对孩子有所期望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的人云亦云,甚至以自己的想法作为期望的参照物与出发点。为人父母,要施爱有道,爱子有度,对孩子事必躬亲不一定是爱,“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将来肯定竞争不过那些勇气十足的孩子。与其左扶右持,不如留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放开手脚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对自信的“翅膀”,让孩子用它去经历风雨,搏击人生,像鹰妈妈那样,当孩子还仅是一只雏鹰时,就应该把它们带到悬崖边,一个个把它们赶下悬崖,迫使它们展翅飞翔,练就独立生活的本领。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不会想到每一个成绩差的孩子都有一段悲呛,凄凉,惊骇的心路故事,我们只看到了孩子存在缺点的浅层表现,对于我们这些饱尝社会文明、竞争、竞技寻求生存之路的成年人来说,挑剔他们的毛病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然而,在我们否定了孩子们种种“愚蠢之举”之后,我们是否能够找到更加聪明与妥当的做法让“浪子回头”呢?
是的,我们的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寻求发展的命脉,但让教育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教师个个成为激励学生的语言家、心理学家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导师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应试教育制度之下,我们的教师没有其他选择,为了考出好成绩,有些老师甚至规定学生不许看报刊、看电视、读课外书,只许看与考试有关的书,很多孩子称上学是“从一个监狱(家)来到另一个监狱(校)”。成绩差的孩子没有很好的把握自己,这的确是他自己人生中的“不当”,然而,对于功课挂红灯的同学,他们心灵深处闪烁着渴望理解的绿灯,但我们的家长和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