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重中之重!!!
二是感恩是一种生存的境界,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其实发现美,不仅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充满爱、充满感恩的心灵。
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美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而那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灵,尽管刺扎手,但那些刺上盛开着的芬芳花朵,让他感受到幸福、美丽。所以,人们常说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美好,因为会感恩,所以我们对生活没有抱怨、对人生没有失落。
三是感恩之心需要学习。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和责任之感。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钟爱你的人。
当一个人学会感恩时,就会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就会对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谢,会因感恩而懂得了珍惜生活。
感恩得助力,谦卑得人缘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有谦虚之德。谦虚,是成长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谦虚”,就没有进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谦虚礼貌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的具体反映。对一个人来说,这也反映着谦谦君子的品格。
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会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即使是在提倡“毛遂自荐”的今天,谦虚依然不失为一种伟大的美德。持有谦虚精神的人如同持有一张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地行走于社会。
一个谦虚的人能学到更多东西。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能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含义,才能放开眼界,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一个人有才能是值得佩服的,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
第四是培养孩子善良宽容
宽容、善良----是幸福人生的根本。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
善良是做人根本,宽容是为人境界。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地看待人生和体谅他人时,自己才可以获取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欢乐与友爱之中。当失败时多一份宽容,停止对自已的申诉,心中就会少一份懊悔和沮丧,就能在心底扶起一个坚强的自我。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已,保护自已,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已将得到一片蓝天。
(案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 挥笔写了一封信, 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 让出三尺宅基地. 邻居见了, 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第五是培养孩子自信坚强
人生哪能时时如意,事事如意?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了自信坚强的品格,那么自卑自然就不会产生。人的自卑感的产生和存在,并不是由于自己真的不行,而是常常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然后,越想越不自信,不自信自然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