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儿童资源网

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认为孩子不和别的孩子玩就没有乐趣,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当然,孩子们在一起时非常 自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当然喜欢这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的乐趣吧,但我看,这样的乐趣还不如没有好。如果我们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和他们一 起玩耍的话,他们同样会感到高兴,而且这是有益无害的。这样一来,孩子既不会任性,也不会自以为是,更不会沾染上恶习。只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会有弊 端。如果是坏孩子,害处就更大了。如果好孩子能把好习惯传给坏孩子,当然再好不过。但遗憾的是,事情根本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而恰恰是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了好孩子 。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需要付出努力,而染上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正是孩子们的恶习集中的场所,是非常危险的地方。这种危险,在风气不好的学校尤其严 重。所以如果家里有充分的学习条件的话,最好不要送孩子去学校。但大多数家庭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学校应该尽最大努力来杜绝坏习气,对学生们的游戏进行严格的监督。"
  当然了,杜绝孩子的社交生活显然很不明智,但父母至少可以做到让孩子有选择地交友以保 持他天真与快乐的。
  点燃孩子的良善之心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品德教育,点燃孩子的良善之心与为善的性格,使他们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会拥有健全的人格。任何时代都需要正直、勇敢、有良知的人。老威特就特别注重对儿子的品德教育。从小就给他讲历史上各种从善如流的 故事,特别是《圣经》中的故事。只要威特做了好事,老威特就表扬他说:"好!做得对! "同时他又很注意表扬的分寸,以免他产生骄傲情绪。
  老威特有时也在妻子和亲友面前表扬他:"威特今天做了一件不错的事"。但这只限于少数 了解他的教育方法的亲友。因为不了解他的教育方法的人,就不会明白他的用心,还以为他是在随便表扬威特。
  小威特刚学会识字的时候,老威特就教他背诵各种有关道德的诗。德国有很多歌颂仁爱、友情、亲情、勇气、牺牲的诗篇。才几岁的威特很快都背了下来。老威特还为他做了一个"行 为记录本"。做了好事,就记下来留做永久纪念。有了这种鼓励,小威特就会一辈子努力做好事。老威特最下功夫的是让儿子把做好事当作一种乐趣,让他体会到做了好事后的快乐。 让孩子理解这种快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并非不可能。就像下围棋或者象棋,打台球、网球或者板球一样,不学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鼓励做好事和鼓励学习在方式上多少有些不同。概括的说,老威特的宗旨是:"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今生的幸福,而善行则给我们带来上帝的嘉奖。"因此,只要 威特学习好,父亲每天都给他一个戈比作为奖励。但如果学习好,而行为有过错,那就得不 到奖励了。威特在他的书中写道: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儿子主动对我说:"爸爸,我今天犯了错,钱就不要了。" 这时,我 由于欣喜甚至想给他加倍的奖励。但为儿子着想,我会抑制住激动的泪花,平静地说:"是 吗?爸爸不知道,那么你明天去做件好事吧。"实际上我心里很难受。这时,我常常忍不住去亲吻他。
  我们说卡尔·威特是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却用钱来鼓励学习,大家可能觉得可笑,因为这和很多世俗的做法一样。其实,老威特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学习能带来今生的幸福 "。他在书中写道:"虽然有点难为情,但只要儿子学习好,我就每天给他一戈比。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知道要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艰难。"给他的钱怎么花呢?老威特尽量使他花得 有价值,让他明白买零食之类的东西没有意义,而买书和工具却可以永远发挥作用。如果在圣诞节或别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父子俩都会感到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