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 (年轻父母必读)
威特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位乡村牧师,却有着惊人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更是独树一帜。我们不知道他的教育思想是怎么形成的,但他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信念 -- 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婴儿出现智力的曙光时,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普通儿童可以变得才智过人。
后来,他有了一个孩子,但很快就夭折了。小威特是他第二个孩子。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残酷现实一度使这个牧师非常伤心,他曾这样说:"我有什么罪,上帝给了 我这么个傻孩子?"邻居们虽然嘴上 劝他"想开点",但心里都认为小威特的确是个傻子,事实上,他们在背后也是这么说的。
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他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起初,连他的妻子也不赞成,她说:
"你别白费劲了,这样的孩子教也没用,成不了材的。"
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这个傻孩子,不久就让邻居们惊讶不已。小威特8岁时就学会了德语、 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9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还不到14岁的他就发表了数 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时隔两年,他刚满16岁,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柏 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去柏林大学任教之前,他得到了普鲁士国王的一笔奖金,于是去意大利留学。他住在佛罗伦萨的时候,无意间研究起但丁来,他很快就发现,但丁不仅在国外,甚至在他的祖国意大利 ,也受到很大误解。他开始对但丁进行深入研究。1823年,23岁的威特发表了论文《对但丁 的误解》,指出了当时学者关于但丁的谬误,为研究但丁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他的专业是法学,他在研究法学的同时继续研究但丁,终于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1820年,威特从意大利回国,从第二年起,在布赖斯芬大学任法学教授。1834年,他开 始在哈勒大学讲学,直到1883年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值得庆幸的是,威特的父亲把对他在14岁以前的教育情况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卡尔 ·威特的教育》。这本书问世时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当时它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失传了,保存到今天的极为有限。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幸保存了一册,但这也是美国仅存的一册 。
也许大家还记得,诺伯特·威纳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就是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 》之后,对威纳兄弟进行早期教育的。塞兹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 对塞德尔兹进行教育的。我们不知道伯利的父亲和哈佛大学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两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也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 》后对伯利兄妹进行教育的。
威纳、塞德尔兹和伯利等人都受过威特式的教育,也同样少年有成。
早期教育的受益者们
概括地说,一百多年前的威特和今天的塞德尔兹、伯利、威纳等人所受的教育,就是早期教 育。用老威特的话来说,就是在儿童智力的曙光刚出现时就开始的教育。塞德尔兹博士、伯 利博士和老威特一样,都相信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这种思想是有充分依据的。
翻开古希腊历史,雅典的天才层出不穷。然而,雅典的人口却少得可怜,即便在全盛时期,也才50万人左右,而且其中五分之四是奴隶。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派出12万 人、6 00 艘战船的大军要踏平雅典,而雅典派出的军队只有一万人。我们都知道,马拉松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战役,但据说雅典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只有192人阵亡。像雅典这样的小城,竟 出现了那么多的天才,这是为什么呢?人种改良论的鼻祖高尔顿认为,那是因为希腊人是优秀人种。也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受过早期教育。古希腊有对儿童 进行早期教育的传统。同样,如果对现代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也可以造就很多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