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

儿童资源网

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


  所谓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家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许多父母常以自己的“权威”威慑孩子,甚至动之以武,有时让孩子当众出丑。有时稍不随心,就在孩子屁股上烙上自己的手印。
  不可否认,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但有一个事实你必须明白,你伤害了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和信任,教育的效果就降低了,这样怎么培养孩子呢?
  专家们认为,尊重孩子,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人格,在相互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很显然,父母经常呵斥孩子,孩子很难认为父母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而父母的话即使很正确,孩子也不容易接受。
  亲情是一种无可代替的情感资源,使用是否得当,往往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教子格言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鲁迅
  智慧12 家长的期望不一定适应孩子
  冬天,地面全被雪花覆盖了,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一只饥饿的老鼠着了急,四处寻找充饥的食物。它在野地里拼命地刨着积雪和泥土,在认为有希望的地方,挖着一个又一个的洞,希望能碰上好运,解决眼前的困难。
  挖着,挖着,老鼠忽然兴奋起来:因为它在地下发现一个精巧结实的小木箱。它想,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莫过于粮食了。箱里一定放着粮食哩。这时,老鼠虽然很疲乏,爪子和牙也受了伤,但它还是用力把小木箱咬着,掏着,终于,小木箱被弄开了,但老鼠也失望了,原来,里面全是一色大小的金块。
  对着这黄澄澄的金子,老鼠叹道:“我就不懂,人们把它细心地埋藏着,究竟有什么用?我真希望它是一小箱豆子或麦粒呢。可惜我费这么大的劲,刨出的却是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真是活见鬼!”
  教子智慧
  看来,老鼠想要的是能够充饥的粮食,而不是人们喜欢的金银珠宝。
  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这是一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无可厚非。然而许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惟一希望,总是喜欢把自己希望得到的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他设计了一幅家长自己理想的蓝图。有的家长甚至一意孤行要孩子重走自己的旧路。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孩子的成长之路本身是五彩缤纷的。对于社会来说,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而且更多需要的是普通劳动者。作为家长,培养子女要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铁就打什么钉。不要强求孩子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要压制孩子的爱好,按家长划的框框去生活、去成长;不要赶时髦,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助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才是最优秀的家长所应该做的。
  教子格言
  家庭教育的一切秘诀也在于让儿童自己去发展,让他们自己去做一切,成人不应该抢先去做,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与惬意什么也不做,而应从儿童诞生的第一天起,经常把他当一个人来看待,充分认识他的人格。
  ——列士葛伏特
  智慧13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
  有一个年轻人很会滥用钱,花光了父亲的遗产,只留下一件大衣。
  一天,年轻人看到不按时节而来的燕子,以为春天已经到了,再也用不着大衣了,就把大衣拿去卖。不料,天气骤然转寒,年轻人只好在路上徘徊,碰巧看到那只燕子冻死了,他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