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有怎样的知识观?(下)
如果将知识在教育中的功效定位为创造新知识,新的思想智慧,那么,我们再将优质的教育定位为“基础扎实”是没有根据的。而且你也不难理解西方的教育常常是让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才来寻找自己所要的知识,而不是在没有任何思想与问题的时候,把知识仅仅当成考试的敲门砖与挣得分数的工具用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比较出西方的学生一点知识似乎很慢,也很费时,考试起来远不是我们对手,但是,等到进了实验室,等到要自己寻找问题来研究,来有所发现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人家的优势是多么明显。《重新反思知识》
人们在没有受到有效教育之前,杜威说是这样一种状态:“未经训练的心灵,不喜欢悬而不决和理智上的犹豫,它倾向断言。未经训练的心灵,喜欢事物不受干扰,固定不变,并且,没有适当的根据,就把它们视为已经确定的事物。熟悉、大家称赞与欲望相投,很容易被用作测量真理的标准。无知使易犯固执已见的和流行的错误,这种错误对于学习来说是比无知本身更大的敌人。”(第206页,余同上)这段话实在是经典。看看那么多所谓受过教育的人,不正是处于杜威所说的“未经训练的心灵”状态吗?而我们的教育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考试正是在把学生的大脑训练成“倾向断言”与轻信及从众的前思维状况。知识是什么?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有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究竟如何?什么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我们究竟是怎样获得知识的?知识对于一个成长的意义与促进的方式究竟怎样?这些问题也许可能还是像法国的思想家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所说的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黑洞,但是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对知识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思考态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必须重视知识观的问题》
所以教育的后面其实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认识世界的范式。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那么一个教师即使非常敬业,也只是把自己手中的教育工作当成了牧羊之术而已。《重新认识知识》
影响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里有没华人的身影。
一个英国人问:中国人从古到今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这个英国人说,现在的文明成果比如小到牙刷,大到宇宙飞船,没有一个是你们中国人最先发明创造出来的。最后这个英国人说:你们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实在太差了,不管是哪个方面。
结束这次谈话之后,我回去后上网查了很多资料,问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情况,真的是像这个英国人所说的,从小到牙刷,大到宇宙飞船,没有一个是中国人最先发明创造出来的。以前看中国人乒乓球打的好,以为乒乓球是中国人发明的,结果网上一查,乒乓球是英国人发明的。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电视机,也是英国人先发明出来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