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能成功
拿最通俗的比方来说,夫妻之间,应该互为情感归宿,要不是这样,婚姻就会出现伤痕、裂痕。
如果父母亲不是孩子的情感归宿,那么,父母亲和孩子之间就会出现裂痕,孩子就会寻找新的情感归宿,就会将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心里话找别人说,尤其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子就会去找女孩子,女孩子就会去找男孩子,很多早恋的情况就是这样形成的。像我儿子王远就没有早恋的情况,因为他在父母这里找到了情感归宿,他什么都会跟父母讲,不需要再到别的地方寻找一种情感需要。如果父母亲不注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可以说,到了一定年龄是很危险的。孩子本身是很孤独无助的人,父母对其情感需要如果漠不关心,孩子就觉得自己好孤独,仿佛普天之下,无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油然而生的痛苦,在大人看来是小孩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孩子自己看来,就仿佛自己是天底下最孤僻、最不幸的人。为此,他们可能会走上情感的歧途。
把握孩子的情感需要,不仅要父母细心观察,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候,孩子需要热情的鼓励,甚至包括亲吻和拥抱;有时候,孩子需要安静,家长应该视而不见,给孩子自己反思调整的机会。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斥责孩子,批评孩子,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没有感情上的归宿感。有时候,该拍拍背就给拍拍背,该摸摸就摸摸,该抱抱孩子就应该抱抱孩子,甚至有时候该贴贴脸也得贴贴脸。但是如果做得太过了的话,跟他这个年龄段不合适的时候,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健康。去年有一个北京的家长到我这儿来咨询,孩子都12岁了,她还经常把孩子抱在腿上,亲他的脸,还是一个男孩子,显然这个动作就超越了这个孩子的年龄阶段,这样做已经不合适。11、12岁的男孩子正处在人生的迷茫阶段,他需要的是那种男子汉的鼓励,是与父母亲那种心与心的交流,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父母亲给他鼓励,给他找出前进的方向来。要是父母亲不能给孩子这个,孩子心理上不能成长,这个孩子还是处在四五岁的孩子心理状态,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拉大距离,心理年龄滞后。
所以说,孩子在成长阶段,对孩子的情感归宿到什么程度,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我非常反感父母对孩子搞间谍手段,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情感需要,一些家长生怕孩子情感失控,所以,不择手段地侦查孩子的新动向,甚至偷看孩子日记、对孩子电话监听,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将小孩推向情感的对立面:父母反倒成了自己感情的敌人,原来最可信赖的人成了克格勃。这不就麻烦了吗?其实,只要父母相信孩子,把握住孩子的本性,孩子不会越轨的,即使出了问题,也是可以挽救的。而父母一旦成了孩子心中的间谍,你就失去了最终的把握能力。
一旦您的孩子不再从情感上相信你,我可以断言,您的家庭教育已经亮起了红灯。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六)
--------------------------------------------------------------------------------
您常说:“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指责,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他逾越困难。”为什么?
▲这是我们现在的家长的一个通病。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老是不停地念叨,不停地指责,孩子学习不好,就会在旁边“你要努力,你要努力”、“你怎么不好好学”、“你看人家多努力”,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在孩子耳边说。最后,家长唇干舌燥,问题也解决不了,孩子情绪也受影响,更没有心思学习。
所以,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遇到挫折时,家长千万不要指责,而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孩子逾越这个困难,使他战胜自己,重新找到自己的自信,让他勇敢地跨越过去,这是做父亲做母亲的应该做的。如果父母亲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就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