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2)

儿童资源网

陪孩子长大(2)


  除此之外,这个男孩还说,跟继母相处的确不太容易,不是简单地以心换心就能够相处好。他说他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去接近继母,关心她,尊敬她,但得到的结果并不好。他说是不是继母的人格有问题?个性有问题?还是和继母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呢?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里面住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密的人。相对而言,继父、继母则像家庭的一个闯入者,是陌生人。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首先会使家庭的亲密关系发生变化。本来在母亲离开后,爸爸和儿子慢慢会建立一种亲密核心,维系家庭内部的稳定。继母来了以后,爸爸和儿子就得分开一些,总得有一个空间让继母进来。孩子因此必须放弃一些权利,他要意识到继母来了以后生活是会变化的,假如他希望继母来了不变化,还像过去跟爸爸那样好,这个想法显然不成熟。实际上,一旦继母来了以后,这个孩子就应该退出来,让爸爸和继母有足够的空间来过他们的爱情生活。
  电话里讲到继母比这个男孩大不了多少,她跟男孩的爸爸在一起,容易在男孩心中引起混乱。十七岁的男孩正处于内心很复杂的时期,性的好奇与冲动常常会被激发。一方面他要维系对母亲的尊重,不会那么快地接受继母;另一方面需要感觉安全,压抑对继母的好感。这些都是伦理焦虑,为了平息这些焦虑,与继母保持边界就很重要。对继母的不喜欢,攻击或贬低,都可以获得边界感。
  加上继母跟男孩差不多是同龄人,男孩要叫她阿姨,这也会引起男孩的愤怒。继母作为妻子来讲,会跟男孩的爸爸开玩笑,疯、闹、撒娇、调情等等,本身是夫妻间的正常行为,但在男孩看起来则不正常。如果是爸爸和自己的妈妈这样闹,他也许能接受,但是跟另外的女性,他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角色混乱,男孩不容易把继母看成长辈,他的内心就会分裂成两面——接受或否认,这样他的视觉就会受内心影响,特别在意继母的行为。假如继母的行为不像长辈,那么她作为长辈的角色就更加不能建立起来,混乱就会继续。因此男孩对继母很挑剔,把愤怒投给她,看到她很多缺点,都非常自然。通过攻击来表达态度,设立边界,男孩就会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
  继母走进家庭后,父亲应该和她有独自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和继母的情感生活不会受到儿子的影响,也不会被儿子感觉到。同时儿子也要有空间,可以不受继母存在的干扰。父亲要把握好这两个空间,不能让它们过多交融在一块儿,交融会有象征意义,即家庭中的两个男人需要娶一个女人回家,父亲需要爱与性,儿子需要照顾关心。父亲要学会在跟这两个人同时交往的时候,设立边界,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太太打情骂俏。当然继母也要学会有孩子在的时候,要像成年人一样生活,继母要矜持、庄重一些,避免让男孩受诱惑,产生反感。当然,在他们夫妻自己的空间里,想怎么疯怎么闹都可以。孩子与父亲和继母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摆出小辈的身份。单独和继母在一起时,要有分寸与节制,不要希望继母来讨好自己,也不要去讨好她,平等对待就可以。单独跟爸爸在一起时则还可以像哥们儿一样很亲密,这样的话这个家庭就容易和谐。
  父亲要做到这些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实际上在很多家庭里,父亲在工作、挣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娶来一个太太放到家里,儿子只能和继母作伴,他们不是做朋友就是做敌人。但是做朋友会有伦理问题,比如说,十七八岁的男孩有性意识了,而继母常常是一个年轻、漂亮、有情感的女性,他跟继母太近会不太好。因为他跟继母很近,就会产生焦虑,担心自己会不会产生坏念头、坏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男孩会有罪恶感,害怕这些本能意识。同样,继母也要考虑这样的禁忌,实际上这是一种乱伦禁忌。一般来说如果男孩大了,就不会鼓励他和年轻继母有特别亲近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