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儿童资源网

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我担心地想:我儿子能演什么呢?他说话结巴……
  出乎意料--儿子大大方方地跟一个小男孩表演了相声!他俩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惊奇地发现,五分钟的相声,儿子说得十分流畅,没有一处结巴!
  儿子,你真棒!我在心里大声喊着,两行热泪不知不觉流淌下来。我明白了,儿子的心理障碍解除了--现在在他看来,上台说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儿子上小学后,通过竞选当上了学校电视台的副台长,主持开心一刻节目。在中学和大学里,他仍然是学校的活跃分子,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还在大学生自创大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曾经在语言上有障碍的孩子,竟然在语言上也有这样的造诣。
  准备好才能讲得好。要想讲得好,就要做到准备好了再上台。没有准备就站在听众面前,与不穿好衣服就出来一样使人难堪。我的体会是,要想讲得好,只用大纲,不用讲稿。照着讲稿讲话,对听众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听众会因为缺少交流而失去听的兴趣。每次讲话前,我都要先准备好一个大纲,在每个问题下面写上要讲内容的题目。这样讲话有顺序,体系完整,不至于东拉西扯。我还要准备一个精彩的开头,以引人入胜,但绝不说没用的套话。最重要的是,我以充沛的精力和热忱的心去面对听众--我相信,只有自己感动,才会感动别人。
  每次上台讲话前,我都针对不同的对象做不同的准备。准备不是写稿,而是构思。这是一个挺艰苦的过程,真有点儿受煎熬的感觉。有时,我坐在桌前,关上灯,掩卷沉思--黑暗中,面前出现的是无数孩子、家长和老师企盼的目光……这促使我打开心灵情感的闸门,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语言从心里涌出。当文思如泉涌时,我立刻打开台灯,演讲提纲挥笔而就。我的许多获得好评的讲话和文章就是这样诞生的。也有实在憋得难受的时候,那我就走到室外去,仰望美丽、静谧的夜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月亮说,对星星说……心旷神怡时,奇妙的构思会突然冒出来。我马上回屋写下来,第二天清晨再用心想一遍。经过这样的思索过程,思想会出现一个飞跃,心路变得十分清晰,不用稿子,讲上几小时,也可以做到文思不乱,既有一定的逻辑性,又能够保持足够的激情。
  讲话,虽然出自口齿,但实际上是在用心。
  教孩子讲话,不是让他重复大人的语言,也不是让他讲套话,而是鼓励他讲出自己心里的话。
  作为父母,要教会孩子说话。会说话,是他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能力,也是帮助他们早日成功的一项素质。
  勤动手就能创造奇迹
  手,是伟大的。
  世界上有许多奇思妙想,都是通过手变成现实的。劳动的手创造了世界,也造就了人类自己。
  手,要从小锻炼它,它才会劳动。小时候,听妈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懒汉,什么活都懒得做。一天,他的媳妇要出远门,怕他饿着,就给他烙了一张特别大的饼,套在他的脖子上。过了几天,媳妇回到家,懒汉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吃光了前边的饼,却懒得用手转动套在脖子上的饼。我当时就想,我可不能做这样的懒汉。于是,我从小就帮着妈妈做事:生火、做饭、包饺子、洗衣服、买菜……许多活像玩儿一样就学会了。后来,十几岁离开北京到农村插队,我们集体户的女同学都会做家务,小日子过得还挺红火,很让邻村的知青羡慕呢。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许多孩子应该做也能做的事父母都给包办代替了,孩子很少参加劳动,结果,孩子手的功能退化了。
  一次,我带孩子们去一个自然保护区参加夏令营活动。第一天早餐,一个女孩拿着一个煮鸡蛋发愣。
  我问:你怎么不吃啊?不喜欢吗?
  她告诉我说,这个鸡蛋跟家里吃的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我奇怪。
  我家的鸡蛋是白白的,软软的,这个鸡蛋太硬,是红的。女孩为难地说。
  我忍不住笑了,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女孩从小就没有见过熟鸡蛋的剥皮过程,每次吃鸡蛋都是妈妈或者姥姥剥好了端上来。
  一位长期为学生搞军训的军官告诉我,他问过一个小学生:你知道鸡蛋是哪里来的吗?小学生想也没想就回答:妈妈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呗!城市孩子们手的功能就这样在父母的溺爱中退化了。农村的孩子又怎么样呢?他们自由的天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福建省平潭市小学生刘华钦给知心姐姐来信告了家长一状。信中这样写道:
  我是独生子,爸爸妈妈很少放我出去玩,怕我出事。同学们都在背后叫我笼鸟、岸头鸭。我不知有多烦恼。如果我是一个超人,飞出这十一平方米的小屋去自由玩耍,那该多好啊!
  有一次我偷偷溜出去,准备和小伙伴游泳。妈妈发现了,拿了一个崭新的救生圈满头大汗地赶来,小心翼翼地套在我身上。我想,这下总该放心了吧?正要下水,妈妈一把把我拉住,从口袋里掏出两根绳子,一根系在救生圈上,一根系在我腰上,她把两根绳头牢牢地抓在手里,才放我下水。水中的小伙伴哄堂大笑,叫着:阿姨,您干脆叫岸头鸭去浴池游吧!说完,他们钻进水里,自由自在地向远方游去。
  我再也憋不住了,赌气说:我不游了。
  不游好。妈妈反而高兴,回家给你买冷饮吃。
  我不作声。
  开西瓜怎么样?
  天哪,我哪里吃得下啊!
  妈妈,您哪里知道此时此刻我有多苦恼,我多么希望得到自由。撒手吧,妈妈,我能行!我不希望别人叫我笼鸟、岸头鸭。
  要让孩子学会动手,父母就要放开手。
  手,要经常使用它,它才能变得灵巧。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脑越用越灵,手越用越巧。边晓春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不爱劳动,也很少有创新思维,她想改变自己,于是寒假里向妈妈学刻水仙花。她边刻边研究水仙花的组织结构,发现不懂的问题就独自去图书馆查资料。后来,她写出了一篇小论文,还在北京市获了奖。为此,她得到了去韩国汉城参加第一届亚太青少年科学节的机会。她的爸爸说:真没有想到,仅仅是刻水仙花这一件小事,就促使女儿开始了科学探索。
  手,要珍惜它,它才能创造奇迹。重庆市有一个严重残疾的女清洁工高中兰,两岁时家里发生的火灾使她失去了健全的双手,左手只有四个变形的手指,右手臂高位截肢。然而,她用残手断臂创造了奇迹--每天劳动,最终搬走了一座五千吨的垃圾山。
  孩子的手也很了不起。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的小村民,在两年的时间里,用一双双小手回收废品中有用的东西,一点一滴地攒起八十九万元,为江西、甘肃、山西等贫困地区小伙伴建起了四所手拉手环保小学和上百个手拉手书屋。在二十世纪末,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荣获了世界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最高奖项长城奖。
  如果孩子们的手都能创造奇迹,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好啊!
  进入新的世纪,手,还要学会操作电脑。由于有了互联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村落,只要轻轻按动鼠标,坐在家里便可以遨游天下,了解各种信息,学习各种知识,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服务。
  这一代孩子被称为网上的一代,一点儿也不过分。
  有一年六一节,首都的人民大会堂里举行了小伙伴手拉手共话祖国50年交流活动。当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议大厅时,上海的小记者迅速用数码相机拍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并当场制作了一张小报。领导同志离开时,小记者把小报送到胡锦涛同志手中,在场的领导同志都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