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于是,我讲了我的发现:昨天下午,我陪诗人们来大港油田。天已经黑了,大港油田完全笼罩在黑色里,一片黑暗中只闪烁着点点灯光。可是今天开幕式上,高洪波老师却朗诵了他昨晚刚写的诗。诗的前几句是:我们被童心簇拥着/被内心涌动的诗情推动着/擎着丹柯一样炽热的心/来到大港油田/脚下是燃烧的地火/是驱动祖国列车隆隆行进的伟大的能源……我十分惊讶,我看到的明明是黑黑的水泥地,而诗人看到的却是燃烧的地火,他不是有另外一双眼睛吗?
我对同学们说:诗人与干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有另一双眼睛藏在心里,叫做心灵的眼睛,这双眼睛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你也许要问:我能不能也有一双心灵的眼睛呢?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如果你能一边看一边想,细心感受,你便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我还告诉同学们:想当诗人,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爱的情怀去感受世界,用热情的语言去表现世界。这样,干人才有可能变成诗人!同学们对我这位干人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尹世霖老师又做了重要补充。他说,好诗在意境,让人去联想。要用意境去写诗,用情感去写诗,而意境也要用心去感悟。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观察力是可以培养的。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
一个晴朗的早晨,她带着学生来到开满野花的河畔。
野花有名字吗?孩子们兴奋地问。
有啊!这是荞菜花,那是知风草。你们看,那边还有更美的野花--李老师把孩子们带到了蒲公英的旁边,让同学们按照叶--茎--花从下向上顺序观察,并指导他们边看边描摹各个局部。
蒲公英的叶子是这么整齐,是二月的风伯伯裁剪的。
它像一棵小巧玲珑的向日葵。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
夜晚,李老师坐在灯下思索: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怎样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呢?让他们用拟人的方法把看到的写下来,不是更能激发想象力吗?上课了,李老师启发孩子们自己拟题目。
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下子出了七八个题目。最后,大家选中了《我是一棵蒲公英》。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朵大蒲公英:圆圆的花盘里,有着一对眼睛和一张微笑的嘴巴。
孩子们看着这拟人化的蒲公英,也都笑了起来。
现在许多小朋友还不认识你们这些蒲公英,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呀?介绍我的家。
介绍我的名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
李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的家住在哪儿?家里有哪些人?谁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一连串的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又把他们带到一个新的意境之中。
小草是我的兄弟。
野蔷薇是我的姐妹。
蝴蝶姐姐是我家的常客。
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介绍呢!
孩子们顿时愣住了。
这是李老师精心设置的障碍,她想让孩子们想得更深更远。
在孩子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李老师拿出一棵蒲公英,把茎轻轻折断,让孩子们观察冒出的白色乳浆。
孩子们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还要介绍土壤妈妈。
我们是吸着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
下课前,李老师拿起那毛茸茸的种子,使劲一吹,小伞一样的种子从窗口飞向蓝天。
孩子们的心跟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啊、飞啊,飞向了远方……
许多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休息日也不让他们出去玩。结果这些孩子眼里就缺少画面,写起作文来不是干巴巴的,就是抄点儿形容词装点一下,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你的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千万珍惜!让他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注意: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听话比说话好玩
每年过年,正月初二都要回娘家,这是老传统,几十年没有变过。我的父母现已不在世了,但老传统还在继续。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在京的四姐妹,相约陪着老公、带着儿女到饭店聚餐,实行aa制,十几口人,说说笑笑,饱餐一顿,好不热闹。要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大人边说边吃,孩子们边吃边听。姐妹之间聊的都是童年的趣事或孩子们小时候的故事,姑爷们说的是国内外大事,孩子们微笑着听着,一般插不上嘴,偶尔说几句经典。之后,我们各回各家。
可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大人们意识到该听听孩子们说了,孩子们似乎也有话要说,彼此之间仿佛多了许多依恋。
索性,晚餐到二姐家接着吃。因为,每个人都好像意犹未尽。四姐妹达成共识,今晚当听众,听孩子们说话。
这么多年了,光听大人们说,现在也该轮到他们说了。仔细想想,我们姐妹四人年龄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两百岁了,说了五十多年,也该歇歇了,而四个孩子呢,虽说叫孩子,可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年龄加在一起也超过一百岁了,人均二三十岁。在父母眼里,他们永远是孩子,可在外面,他们也都各自挑大梁了。
孩子们开说了。他们可不是闲扯,瞎聊,话题十分鲜明,一个又一个。
话题一: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结婚,大年三十回谁家?结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女孩妈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有个女儿真好!我这个男孩妈也不太在乎,有人回来就行,最好是三家一起过年(双方父母与孩子)。孩子们说,那得要多大的房子呀!
话题二:找老公的标准是什么?话题当然是三位未婚女子提出来的,做母亲的当然也想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可她们很神秘,自己不发表意见,而是以攻为守,向四个姨发起进攻。
三姨,您当初是怎么选中我三姨夫的?他哪些地方吸引您?妹妹的女儿年龄最小,今年二十四岁,她最先向我提问。我当然不会拒绝,老老实实坦白了恋爱史。不过,我忘不了画龙点睛谈谈两点感受:一选老公,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合适的。就像买鞋,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而要看自己;二选老公,十全十美的人没有,要有包容心,结婚前一定要想好,对方的弱点你能不能接受。人多年形成的习惯、性格、特点,改起来难,有容乃大。别老想着改变别人,爱情没那么大力量!还是那句话:改变心情,才能改变世界!
接下来,另外三个姨也不得不接受采访。好在这些姨们,个个能说会道,孩子们难不倒她们。
令人欣慰的是,做母亲的终于听到女儿对婚姻大事的基本想法,而且各有高见。
话题越来越多,新买的扑克牌放在一边无人问津,精彩的电视节目无人欣赏,每个人喝着茶、吃瓜子、剥干果,越说越有精神。
不知谁看了一下表:哇!都深夜三点半了!
快睡觉!可大家都很亢奋,精神抖擞,一点困意没有。躺在床上,还聊个不停,直到天快亮才入睡。
第二天,早起,三个女孩提议接着聊,因为第三个话题还没说呢:怎么当头儿,管理一个公司?话题是冲着我儿子来的,但因主讲人没地方住,昨晚已经驱车回自家了,我们现打电话把他请来。儿子是我家下一辈中惟一的男孩,早有众星捧月的自豪感,再加上他从小爱说相声演小品,当然不怯场,大大方方地来了,沉着应战,侃侃而谈。
去年7月,他只身一人,从上海总公司调到北京分公司任副总。该公司亏损2000万,一百多员工两年没发奖金。他抓住一个能赢利的业务部门大做文章,使公司五个月扭亏为盈,年底让职工拿到丰厚的奖金,积极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