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儿童资源网

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孩子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胡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带给我。
  赵亦鑫画的是《失去自由》:小鸭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望着一群高飞的大雁在默默地流泪。
  陈溪画的是《不准动!》:一个带着假面具的人,正用枪口对准一只流泪的小鸭子。
  李佳画的是《水污染》:小鸭子从被污染了的河里叼起一条小鱼,而小鱼只有骨头架子,小鸭子伤心地哭了。
  最精彩的是唐小晰的《触景生情》:一只小鸭子呆呆地站在烤鸭店门前,看到爸爸妈妈都被挂起来烤熟了,自己成了孤儿,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我想,如果我们的美术课都能像胡明亮老师这样教,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那孩子可就解放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类的发明,都来自大脑。一个奇妙的主意怎样才能产生出来呢?这就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打破原有的模式,学会重新组合,把不方便变为方便。比如:
  改变的方式:把两辆汽车摞在一起,改成双层,让它的容量加倍,也可以把汽车减半、扩展、切开、拉长等。
  代替的方式:用小球代替钢笔尖,制造出圆珠笔;用互联网代替传统的通讯方式。
  重组的方式:把耳机和收音机组合在一起,成为随身听;把商场和地铁车站连在一起,地铁的出口也就是商场的入口。
  我向全国著名少先队教育专家段镇老师学了一招:加一加,减一减。比如,在一个圆圈上加点儿什么,能变成什么?
  我曾经去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让孩子们做这个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五个圆,让五个孩子上来画。结果,城里的孩子画的多数很复杂:向日葵、小花、小孩、钟表、太阳等。而农村的孩子画得却较为简单,比如圆上加一竖--梨;圆下加一竖--气球;圆下画一横--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圆中画一个正方形--铜钱;圆上点上很多小点点儿,一个男孩告诉我--芝麻烧饼!
  新知识、新技能怎样才能学得快呢?有一个成功的做法:进行形象训练,画脑图--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
  日本有位著名医生,小时候,祖父教他骑自行车,并不先买车,而是让他看别人怎么骑,让他反复想着自己应该怎样骑,在这个阶段,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车。过了一段时间,在他找到感觉以后,祖父才买了自行车。他开始骑的时候,有点儿摇晃,但很快就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了,连他自己都奇怪为什么掌握得这么快,其实这就是画脑图的作用。学医后,这个经验得到充分的运用。他第一次给患者做阑尾手术,就十分出色。执刀之前,他先反复进行形象练习,回想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时的全过程,脑子里浮现出自己执刀手术的全部形象,预想可能出现内脏粘连等复杂症状,描绘着自己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全过程。由于事先做好思想准备,一旦走上手术台,就没有了初次执刀的紧张慌乱。
  再说说我自己。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考试前,我的复习方法是将知识画成树状的图,所有的知识点就是树突,反复看、反复想,最后形成一个脑图。这样,大部分要点都记得比较清楚。另外,上台讲话,我也很少拿稿子,有的时候一口气讲三四个小时。有人说我记忆力强,其实不是,是我已经事先把所要讲的内容画好了脑图,想着图讲,这样就能声情并茂,用心与听者交流。有时,我觉得有了稿子反而会限制我讲话,反而给自己造成麻烦。
  这其中,冥想是十分重要的。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者,你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想象成一个失败者,你就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孩子在上考场、上赛场、上台讲话或者表演之前,你对他说别紧张,他肯定会紧张;如果让孩子想我都准备好了,我会自如发挥的,那一定会有好结果。
  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在北京召开,我担任小代表的辅导员,每天要对孩子们进行知心姐姐十分钟讲话,送他们一份人生的礼物。
  第一天讲的是快乐人生三句话。讲到我能行时,我说,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者,如果你晕车,上车前要大声对自己说:我不晕车,我不晕车,我才不晕车呢!然后,你就想象自己上车后高兴、自由、快乐的感觉,你可能就不晕车了。真的,少代会结束时,好几个孩子对我说:知心姐姐,您教的这招真灵!有个带队老师告诉我:我们团一个孩子晕车,从机场到饭店,那么短的路程吐了好几次。听了你的课,他每次上车前都要说:我才不晕车呢!结果这几天,天天乘车开会、活动,他一次也没有晕过车!可见,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使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聪明、敏捷、健康的大脑。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喂好脑。大脑需要能量,能量主要从食物中获取。有人说,你的孩子早餐吃什么,决定着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平时,要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肉类、鱼类等,早餐能吃一根香蕉更好。脑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氧和糖,所以要常常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注意通风换气。要让孩子经常做深呼吸运动,也就是调息。具体做法是:闭目,吸气--吸到丹田,呼气--把气吐尽。平时让孩子多运动,才能保证大脑有充足的养分。
  使用脑。俗话说得好:你不用它,就会失去它。要使大脑得到开发,就要经常使用它,脑子越用越灵,不用就越来越笨。集中精力多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思维敏捷的人,都是好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人。我们批评题海战术,是因为它把复杂的脑力劳动变成了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极为有害。
  放松脑。自然放松、轻松愉快,可以活跃大脑的生理功能,是保护大脑的好办法。我掌握了一套大脑的放松术,效果很不错,通过主观意志的活动,放松全身肌肉,从而调节紧张情绪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
  现在,每逢组织孩子们活动,在紧张之余,我经常带着他们进行放松训练。当然,程序没有这样复杂,但常常使疲惫而又兴奋的孩子得到很好的头脑休息,也方便他们更好地参加后面的活动。
  父母们还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是保护大脑的最好办法。因为人只有在睡眠时,肌体内的免疫细胞才能很好地生长。长期睡眠不足,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人就爱生病,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吧--巨人醒来之时,正是即将成功之日。
  观察是创作的源泉
  一天,我去天津大港油田参加中国少年报社召开的儿童诗人世纪盛会。开幕式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参加大小诗人见面会。
  台下坐的是热爱诗歌的中学生,台上坐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尹世霖、关登瀛等。热情的孩子们非要让知心姐姐讲话不可,原来只准备听会的我只好站了起来。
  今天台上台下全是湿人(诗湿同音,我开了一个玩笑),只有我一个是干人。我的开场白引来一片笑声。
  今天我想说说对诗人的认识,讲讲干人怎么变成诗人!台下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被这个奇怪的话题吸引住了。
  我想先问问大家:人有几双眼睛呀?
  当然是一双眼睛喽!中学生们一定觉得我提出这个问题太可笑了。
  可是昨天,我却发现了有两双眼睛的人!
  话音没落,台下已是一片哗然。
  两双眼睛的人?在哪儿?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他,满处寻找。
  不用找了,他们就坐在台上,那就是诗人。
  啊?台上的诗人?不也是跟我们一样,长着一双眼睛吗?同学们更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