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子枕边书(年轻父母必读)

儿童资源网

哈佛教子枕边书(年轻父母必读)


  不要乱给孩子买玩具
  老威特几乎没有给儿子买过什么玩具。他说:"玩具并不能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给孩子买一些玩具就不再过问是错误的。"事实上,由于威特很小就懂得读书和观察事物,根本用不着靠玩具来消磨时间。"玩物丧志",是大人和孩子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光用玩具打发孩子,让他自己玩而不去管他,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毁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认为,由此产生的破坏癖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说:"孩子感到无聊时就会心情不好,于是就拿玩具或别的东西出气,我想谁都清楚这会造成多么可悲的后果。"
  老威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为儿子修了一个大游戏场。里面铺着60公分厚的砂子,周围种着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砂子铺得厚,即使下过雨也马上就会变干,坐在上面不会弄脏衣服。小威特在这里看看花捉捉虫,养成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老威特认为,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小威特有一套炊事玩具,由于他毕竟是个孩子,凡是大人要做的事,他也想做。尤其对厨房里的活,总想插手。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很讨厌,但是如果能正确引导,就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老威特正是从这方面考虑,给儿子买了一套炊事玩具。
  威特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不同,她总是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解答威特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且还指点威特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有时候由威特来主厨,妈妈当伙计。威特当了厨师后,做伙计的妈妈就得听威特的吩咐。如果威特下的命令不合理,就会失去当厨师的资格而降为伙计。这时,就由当上厨师的妈妈来下达各种命令。比如,做某个菜时,让威特去菜园里摘取某种原料等等。如果威特搞错了原料,那么就连伙计也当不成了,只好被解雇。
  这种戏剧式的游戏层出不穷,导演当然是妈妈。他们经常演出某个故事或者书本上的某个历史事件中的情节。还有回到曾经游览过的地方,玩"旅行游戏"等等。她通过这些游戏,教给了威特有关地理和历史方面的正确知识。她说:
  "有时候我让威特当妈妈,我当孩子。于是威特就向我下达各种命令,而我故意不好好做或者干脆不做,要是威特没有看出来,那他就失去了当妈妈的资格。不过,威特一般都能看出来,于是就一本正经地向我提意见。这时候我就说,请原谅,以后我一定注意。有时候我故意不认账,这时威特就用我平时教训他的话来教训我。有时候,我让威特当老师,我当学生。如果威特讲得很成功而我故意说他讲得不好,他发觉后就会批评我。这些游戏对威特后来避免犯错极为有益。"
  威特的父亲还为儿子做了各种形状的积木,他用这些积木盖房子,或者搭建教堂、架桥、造城堡。由于建筑游戏需要认真地动脑子,所以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利。另外,他还做模仿人生各种活动的游戏。当然,这是他很小的事了。在这个时期,老威特就像蒙特梭利女士所做的那样,努力通过游戏让威特五官的功能得到发展。
  孩子在做游戏时应该让他适当地动脑筋。这样,孩子就不会因无聊而哭闹。威特的父亲说:"虽然儿子的玩具很少,但是不管多长的冬天,他也不感到无聊。就这么一点玩具,他总是快乐地玩着。"
  吃东西会伤害智力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美国人大多饮食过量。因此血液都跑到胃里去了,头脑则越来越不管用。"据他说,大多数美国人饭吃得太多,活却干得太少。胃过于疲劳大脑功能就会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变蠢。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说,他一辈子都很注意节食。不光他一个人,凡是喜欢用脑的人都很注意这一点。老威特在100多年前,就把这种观念用在孩子身上了。他认为,如果让孩子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他在培养时,总是督促他注意饮食,不吃得太饱,以免使胃的负担过大。
  很多孩子往往不知饥饱,由于吃得过多而生病。可是,这个习惯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于父母的无知造成的。当然,儿童的成长很快,需要加强营养,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但是很多孩子因吃得过饱而使胃过于疲劳,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却是事实。
  威特的父亲很注意这一点,他严禁威特随便吃点心和零食。给孩子加强营养是必要的,但应该进行合理安排,最好规定吃点心的时间,使之形成规律。
  老威特常常对威特讲健康的重要性,他说:
  "人吃得过饱脑子就会变笨,心情就会变坏,有时还会生病。生了病,不仅难受,而且也不能读书和玩耍了。另外,你如果得了病,爸爸妈妈为了照顾你,很多事都不能做了。你一个人得了病,就会给很多人带来麻烦。"
  此外,凡是朋友的孩子生了病,他都带威特去看见望。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小孩生病,大多是由于饮食过量造成的,因此这种看望对儿子是一种很实际的教育。有一次我带儿子出去散步,遇见一个朋友的儿子。
  '你家里人都好吗?'
  '谢谢,他们都好。'
  '可是,我听说你弟弟病了。'
  '是的,您怎么知道的呢?'
  '我知道,因为刚过了圣诞节。'
  我并不是瞎猜。因为我知道那孩子很贪吃,圣诞节过后肯定会生病的。果然不出所料,于是我就带着威特前去探望。到他家一看,那孩子又是喊肚子痛,又是喊头痛,不停地哭闹。通过谈话我问明了病因,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吃得太多。这在种场合,我和朋友谈话时,总是注意使身边的威特能了解事情的原因。"
  老威特对儿子的饮食特别关注,从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他的饮食规律搭配,决不在"吃"的问题上放纵威特。他在书中写道:
  "威特基本上没有因为吃得过多而损害健康。到朋友家里做客,朋友总要拿出点心让威特吃。但是不管多么好吃的点心,威特是绝不吃的。朋友们说这不是孩子的本意,是我管教过严的结果。因为他们是从自己和自己孩子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无法理解威特的自制能力。其实,只要从小就经常教育孩子们,他们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正如老威特所说,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无规律、无限制地吃东西,从而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消化食物上,大脑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这样,即便对孩子实施了早期教育或其他什么教育,也是白费工夫。
  孩子的时间
  如何分配孩子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是父母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呢?事实上,在老威特的教育之道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的区分。在游玩、散步和吃饭时,老威特总是想方设法地丰富威特的知识。在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绝不允许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去干扰他。起初,威特平均每天学习15分钟的功课。在这个时间里,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批评。在学习时,妻子和仆人有事找威特,他就会拒绝说:"现在不行,威特正在学习。"有客人来访,他也不让威特离开座位,他会说:"请稍等片刻。"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使威特养成认真对待学习的习惯。
  老威特很重视培养儿子做事果断迅捷的习惯。如果威特做某件事磨磨蹭蹭,即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威特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威特严禁儿子在学习语言和数学等知识上敷衍了事,而要他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教育方法就像砌砖头一样一丝不苟,他认为不这样就收不到好的效果。有些所谓的学者,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喜欢用一些装腔作势的语言,令人费解。老威特认为,这是由于这些人在学习时代对词义领会不深、学得不透的缘故。他说这些学者都是冒牌货,并耻笑那些把这种人奉为伟大学者的人。精益求精,是老威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