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自然智能
指的是一种喜爱自然、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种型态和关联的能力。具有优势自然智能的人,通常能敏锐的察觉自然界的变化,清楚的分变动植物的关联,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相互关系。所以,一般动植物、自然生态的图卡影片、拟真的动植物玩具、养殖、观察用的玩具显微镜、放大镜都属于这一类。
肢体运动智能
运用到肢体动作,不论是大肌肉的跑跳运动,或是精细手工的小肌肉动作都属于这一类。例如一些优秀的运动家或是手工艺创作者,通常都是具有较优势的肢体动觉智能。若以大肌肉运动来说,一般耗费体力的活动游具都可以归类在此,像是滑板、踩高翘、...。而有利于精细动作的发展的玩具,则包含了串珠、黏土、折纸或涂鸦画板这类小手工创作,另外一般我们常玩的练习手部稳定度的骨牌、迭迭乐也算是。
巧妙提高宝宝智能
1、让幼儿复述父母所讲的故事,这对记忆词汇、训练听觉和模仿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敲打某种节奏叫孩子模仿。
3、在颠簸的汽车中,给孩子一支铅笔和一根细线,让他将线缠绕在铅笔上,并打上结,最后看他能否解开。
4、在桌子上放几样东西,然后依次轮换拿走一样,再问孩子少了什么。这种近似游戏的训练方法,对幼儿的记忆和观察力颇有益处。
5、在院子的树枝上垂下一个用绳系住的橡皮小球,球的高度略高于孩子的头顶,以孩子伸手能碰到为宜,给他一个球拍,叫他用力、准确地击球。
6、将旧报纸或其他废纸揉成团,一个个地扔进废纸篓里。这种简单的游戏能给孩子带来乐趣,并锻炼孩子眼、手、脑的协调能力。
7、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盏灯、多少把椅子、多少张床;让孩子算算一家人吃饭时,饭桌上要摆几双筷子、几个汤匙,几个碗等,这些计算练习,可增强孩子的计算能力。
幼儿的智力能够培养吗
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五大基本能力所组成。各种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通过视功能和听功能将知识贮存于大脑之中,大脑为知识的仓库,将观察到的知识贮存起来。
智力,有人认为是指记忆力,也有人认为是指知识而言,这些都不全面,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世界,并以此来改造世界的能力之总和。
只有把知识提高到智力方面去认识去理解,才是正确的,不能简单的认为智力就是记忆力。
如果孩子平时不爱活动,不爱哭叫,总喜欢不声不响地睡觉,孩子舌头又方又厚,口腔几乎容不下,以至于伸出口外,动作迟缓,表情呆滞。这是智力低下的呆小病,应该及早就诊。
培养孩子的智力,要从3岁开始,学龄前这个时期非常重要,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如果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硬让他干,那是不行的。因此,要经常启发培养孩子观察事物,使孩子对知识有浓厚兴趣,如树叶在秋天会落,水在冬天会结冰,热水能烫人等。观察就能够提高孩子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知识,第二要培养孩子思维能力。逐渐对他们提出问题,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3~6岁的幼儿,智力训练主要措拖:一是训练口语;二是训练记忆能力。口语方面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和幼儿对话。幼儿很喜欢背诵儿歌或短诗,一般3~4岁的幼儿至少要背会7~8首儿歌,5~6岁幼儿至少要背会几首诗。家长经常让他们背诵歌谣或短诗,一方面训练了口语,同时还训练了记忆能力。这无疑十分有益的。
多元智能理论在澳洲幼儿圆
德纳提出,孩子们的课程设置方法可以模仿其他教育机构的做法。比如孩子们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为孩子们而建的,它可以为孩子们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提供可亲身实践的机会。如果给孩子们自主选择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机会,他们就会表现出百分之百的投入。这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对某个教学主题进行更深入持久探索的教学方法正被广泛采用,并成为早期教育的优秀模式。加德纳举的儿童的博物馆的例子和他以孩子们为中心设置课程的建议,是对意大利里加爱米利(ReggioEmilia)幼儿园的"早期教育"理论的一个补充(爱德华,甘地和福曼,1993)。这所意大利幼儿园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孩子们自己提出课题,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协作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辅导员的角色。教师同时要跟踪记录每个孩子的表现,以绘制出他们智力和情商的发展图。比如,里加爱米利幼儿园的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建一个鸟类乐园(爱德华,甘地和福曼,1993)。在澳大利亚,里加爱米利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已被各种儿童早期教育协会承认,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培训机构也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到他们的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