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儿童资源网

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6、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象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
  三、感统失调对儿童的影响
  1、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2、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3、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
  4、影响幼儿的自尊能力的发展
  5、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6、影响幼儿的学业成就
  左右脑的合奏--全脑思考初探
  偏左脑?偏右脑?
  用心让自己与环境互动,
  主题与背景交融着,
  才是全脑思考的最佳写照!
  目前访问有关思考教学的书很多,学者各有各的理论、见解,有些也提出实物教学指引。不过,重点都是在个别训练不同的思考技巧,如何面对不同情境下,选用其一或整合运用两项以上的技巧。
  其实,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比思考本身来得重要。当学者为思考教学理论争议不下时,现代青少年、小学生或更小的小孩,已经在偶像崇拜、冒着生命危险飙车、喜欢在电脑模拟游戏机上追求成就感,但面对困境,欲只会躲开或裹足不前,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
  孩子标榜"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特立独行,打扮不吓死人不罢休;而养育他们的成人们,也喜欢自创真理,还以民主风度自居,主张自己的发言权,要求孩子不听不可。成人言教与身教的不一致,将自己的情绪加诸在各种事情的判断上,让孩子的价值观混淆不清。于是,孩子学会只要讨好大人,让大人高兴,就比较不会被管束,零用金也给得多。这般事情更是发生在掷千金而不皱眉的八大行业,与新兴宗教的盲从上。成人越来越怕孤独、没有安全感,欲只知道用"赚更多钱、交更多朋友、参加更多团体"来寻求归属感与保障。
  不论小孩或大人,发生这些"偏"态,难不成是偏"右脑"或偏"左脑"的问题吗?
  (一)让"全脑"随"心"所欲
  很显然的,问题不是左、右脑的偏重,而是如何让"全脑"随"心"所欲地自然运作,不但"会"思考,还"喜欢"思考,甚至拥有思考所需的知识与经验素材,最重要的是--有一个鼓励且帮助思考的环境与"导师"。
  就像蒙特梭利女士说的,蒙特梭利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她们"预备"良好环境,并"示范"教具的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自然能愉快学习。如此才能够培养出"人"的思考"态度"与思考"技巧"。
  所谓"全脑思考"不是技巧,而是训练"人"养成"喜欢"思考的态度,与喜欢从"多元性"的角度思考,而不坚持己见的包容性。
  以音乐演奏来比喻,不是练习独奏,而是练习合奏。自己演奏时,必须随时看着指挥的引导,更得拉长耳朵专心听别人演奏的音符、乐段,心想着一幕幕共舞或对话的画面,用心让自己与环境互动,主题与背景交融,才是全脑思考的最佳写照吧!
  (二)六种内省对话练习
  我个人相当推崇狄伯诺(deBono)对思考训练的主张。因此,我将他的"六顶思考帽"(sixThinkingHats)的六种颜色帽子,改写成下列六种"问话",来引导思考的方向,也可以当成自修的"内省对话"练习。
  1、收集资讯的白帽:除了现有的,还需要那些资料?如何取得所需的资料?
  2、存疑批判的黑帽:它真的管用吗?我们合适这么做吗?会有危险或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