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儿童资源网

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多元智能推广意义:多元智能源于对一元的智商测试的批评,因此在多元智能实施的过程中,重视评价和多元智能的测试,成为多元智能教育机构的重要特征。
  理想中的多元智能教育机构(幼儿园)是围绕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有专门的评估专家(可以是接受过培训的骨干教师),针对每一个儿童进行动态的过程化的评估,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中国多元智能现状及我的观点
  目前多元智能成为一些民办幼儿园炒作概念或者某些教育中心进行测试牟利的手段,而且还打出了一些新的名词、多元智能英语、多元智能珠心算、多元智能早期阅读,让我不禁想起,蒙台梭利双语这一概念,而一些好的幼儿园或者踏踏实实做教研的幼儿园,并没有急于完全采纳。
  在我看来
  1、多元智能的概念是值得借鉴,但是作为一种课程模式,它的历史非常短暂,从我所了解的幼儿园里的多元智能课程(美国的)来看,多元智能课程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建立多元智能区角、围绕儿童为中心,开展主题活动,而这些特征,其它的幼教课程模式早就提供了,我并不认为它的课程有什么独特之处。因为,我个人并不认可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一说。(也许以后会是吧)
  2、多元智能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内容是动态的评估,它重视对儿童的观察、记录、档案工作,从而对每个儿童有一个总体全面的评估,反对一次性的评价和智商测试。把里面的一些元素运用到日常的幼儿园工作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通。
  3、多元智能在中国更容易陷入评估-分科教学这样的模式,评估正好对应大家喜欢测评,分科正好对应多元智能的各个智能,而这与我在"好的幼儿园标准里"一文中所提到的是有所悖逆的。
  4、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需要踏踏实实的本地化、园本化,中国很多幼儿园踏踏实实做了很多好的摸索,借鉴其中的一些内容,让园本化的内容更加具有生命力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跟风。
  作为家长,不要盲目追风,不要被这些新概念所迷惑,要知道,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幼教的研究,从蒙台索里,到highscope(皮亚杰认知课程模式),到reggio,到多元智能,其核心的内容是没有太多改变的,都要求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行为、重视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中!!
  关于oldyou专辑的说明,我个人发表的言论均出自个人之感想,所以不是非常严谨的研究性论文,很多时候是想多少说多少,大家(尤其是泰斗级人物)不用在某个细节上跟我较劲!!!
  儿童智商与环境因素
  儿童智商与环境因素-孩子智力开发
  孩子的智商高低、除与遗传、营养以及早期智力开发等因素有关外,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也特别重要。
  宁静益智:研究表明,生活在宁静,柔和环境中的孩子智商较高,而一个噪声的环境则使智力发育障碍。美国研究人员用小鸡作实验,发现高强度噪声可以在数小时内损害大脑细胞,仅持续两天,与耳朵连接的神经细胞即开始萎缩甚至死亡。法国的试验亦显示,噪声在55分贝时,孩子的理解错误率为4.3%,而噪声在60分贝以上时,理解错误率则上升到15%。因此,应让孩子尽量避免各种噪音的干扰,有利于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和睦益智: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充满亲情之爱,可增进孩子的智力。相反,夫妻反目,争吵不休,孩子享受不到母爱和父爱,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致使孩子心情压抑、孤独,生长激素减少,使孩子身材矮小,智商降低。
  交往益智:交往既能扩大信息,也是促进脑功能的重要措施,儿童尤其如此。美国一位生理学家追踪观察一组儿童达10年之久,发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即喜欢和成人打交道的孩子,其学习成绩普通较好,而不愿与成人交往的孩子普遍较差。这提示,成人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有助于增进儿童的智力发育。相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智商也低。因此,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走出家庭,与同龄和高龄儿童,甚至成人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