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感冒初期的应对。
爱打喷嚏、流鼻涕、食欲不好或呕吐、没精神,说明孩子感冒了。感冒初期能够及时抑制,效果会很好。应该分清两种感冒,简单摸孩子手脚心即可:
(1)若孩子手脚心不发凉,舌苔不白:喝淡盐水,捏脊,泡脚,多喝温开水,不吃固元膏。
(2)若孩子手脚心发凉(常见):喝红糖水(稍大孩子可以加姜);泡脚;多喝温开水,可吃固元膏。
饮食上,注意吃新鲜的软烂食物,要清淡,不能补,不要吃鱼虾、水果。
10.发热的应对。
(1)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常见),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则:姜红糖水(加葱白效果更好)祛寒,多喝温水;煮稀饭里加姜、葱、醋,祛寒发汗退热。
(2)如果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发烧时孩子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喝淡盐水,多喝温水,消内热。
(3)如果孩子白天、晚上一直发热,说明有炎症或内热,则:苦瓜水,一天2-3次;多喝温开水。
(4)如果白天正常,到晚上才发热,早上又退热,说明孩子体内寒重及亏虚,则:生姜红糖水;艾叶草泡脚祛寒;喝肉汤、鸡汤,吃固元膏。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发热,家长可以用按摩法(先喝红糖水,再按摩,别颠倒顺序),从脚心开始搓,小腿、小手、胳膊、后背、耳朵,最后头顶百会穴(作者言,最后将孩子的耳朵搓热、搓百会穴,其实是一种补法,是提气的)。一边轻搓,一边让孩子多喝温开水。还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擦,把皮肤擦热擦红。
11.咳嗽的应对。
(1)咳嗽不分白天和晚上:应对方法,和感冒初期应对方法一样,大量的温开水比吃消炎药要好。孩子手脚不凉、咽喉肿痛的时候,除了喝淡盐水,还可以给孩子煮梨水喝。
(2)只在睡前睡后咳嗽:表明孩子体内有寒,且身体虚弱。则避免再给孩子吃寒凉食物,不吃水果,多吃性平食物,一周吃一两次鳝鱼、海虾,每天吃固元膏;温水泡脚;睡前给吃麻油姜末炒鸡蛋;保证充足睡眠。
(3)总是干咳嗽,没有痰,精神状态也都挺好。这一般是感冒遗留,身体虚弱的表现,吃药没明显效果,需要食补,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牛肉、鸡汤、鳝鱼、固元膏、海虾,不吃寒凉食物;温水泡脚;做增强体质的按摩操。
(4)哮喘:一般咳嗽及时治愈不会发展到哮喘,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平时避免受凉是最重要的一步。哮喘(包括过敏性哮喘)多是肾虚、肾寒,需要补肾、补血、祛肾寒。同时用感冒初期的应对方法。
12.腹泻的应对。
(1)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喝生姜水。姜能解百毒,及时喝姜水,一般能控制现状,严重中毒时喝也能缓解症状。严重食物中毒,必须送医院。
(2)受凉引起的腹泻:少吃寒凉食物,防寒保暖,同时可以采取以下任一种:
a.喝生姜水冲的鸡蛋茸。除了姜之外,大蒜、鸡蛋黄也能治疗腹泻。
b.清艾条点燃后熏小腹至肚脐,能祛寒止腹泻。
c.生米炒熟了(炒到微焦)煮水喝。
13.便秘的应对。
一般人想到孩子便秘,就给孩子多喂香蕉之类的水果。作者言,孩子们不吃蔬菜而大量吃水果,造成体内寒湿重且体质下降,所以不推荐一味用水果来解决便秘。
(1)暂时性便秘:多半是饮食变化引起的上火、内热,孩子一般小便颜色黄、舌质发红、口渴,这时只要多喝水、多吃香蕉、梨等水果,或者喝蜂蜜水、萝卜水,内热消了,大便就正常了。
(2)长期便秘:有的孩子从小就便秘,一般是气血两亏。可以吃固元膏;黑木耳红枣糊(黑木耳6片泡发、红枣20粒去核,一起粉碎后加少量水打成糊状,煮时边煮边搅拌以免焦,开后关火)每天下午空腹时吃小半碗,吃3天解决问题后不再吃。孩子爱流口水是其气虚体弱,不吃寒凉食物,可以吃固元膏,少做按摩;可以清艾条熏小腹。大点儿的孩子可以吃山药糊。
九、如何通过血常规判断是否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首先手里得有孩子不生病时的血常规,然后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声明一下,只能是粗略判断):
1、症状:咳嗦、鼻塞、发热(低热或中热为主)、淋巴肿大。
2、如果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绝对值比平时高,差异明显;
患儿的淋巴细胞比例与绝对值明显低于平,差异明显;
患儿的单核细胞比例与绝对值明显高于平时;
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明显,白细胞与平时比正常或稍高。
在多项具备情况下,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确诊需要化验支原体抗体。
十、疫苗的预防接种问题
我们的孩子,由于其免疫功能严重紊乱,细胞免疫受抑制,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接种疫苗后可能不能产生预期的接种效果,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原有的抽动症状,因此要慎重对待抽动障碍患儿的预防接种。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T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以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为主。在探讨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抽动障碍发生关系时发现TD自身抗体的产生与感染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微生物有相关性,所以部分TD患儿每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抽动症状加重或出现反复现象。 由于TD的起病年龄为2-21岁,平均发病年龄5-8岁,所以TD儿童初次就诊时一般都已进行了大部分的基础免疫,尚未进行的多数是二类疫苗和基础免疫的加强疫苗。
那么抽动障碍患儿在接种疫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我们重点阐述下面几种常见的疫苗。
肺炎链球菌疫苗:有研究发现链球菌感染会诱发强迫症和抽动障碍,与一系列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相关,因此建议在TD患儿应用抗抽动药期间暂缓进行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接种。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与流感病毒疫苗:由于部分TD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精神紧张以及压力增大等情况下抽动症状会加重,所以不建议在服抗抽动药期间或者缓解3个月内接种此类疫苗。
麻疹疫苗:麻疹仍是世界范围内对儿童影响较大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初诊的抽动障碍患儿都已进行过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加强接种,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接种,一般在抽动症状明显时不建议接种。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 绝大部分抽动障碍儿童初诊时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及加强疫苗,患儿体内多有较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因此在抽动障碍的进展或恶化期不建议接种。
脑膜炎球菌疫苗:脑膜炎四价多糖疫苗或四价结合疫苗为非活性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时应慎重。
附我儿子的中医体质转化分: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我儿子各项得分如下;
平和质:59.38
气郁质:25
特禀质:25
阴虚质:59.36
湿热质:17.85
血瘀质:7.1
气虚质:28
痰湿质:25
阳虚质:17.85
判定:阴虚体质
十一、我给儿子定的指标:
1、 身体生化指标正常。
2、无具体症状一年以上。
3、 无口吃、重复话语。
4、 不盗汗、不便秘、不拉稀。
5、 不怕与陌生人接触,能主动说出自身需求,也就是无社交障碍。
6、躺床上在15分钟以内睡着。
7、 遇水不刺激撒尿。
8、 不特别怕痒。
9、 无焦虑现象、无强迫行为,脾气良好。
10、不频繁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
呵呵,没啥大道理,现在有4项一点问题没有,还有2项好转,第1、2、8、10项还要努力。
后记:啰啰嗦嗦把想到的写完了,总计十一项,少数无法上传,也不影响大局,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的用处。通篇总体感觉有点像养生,呵呵,在妈妈们面前班门弄斧了。实际上每项内容都是网上的公开资料,大家可以结合自身选择性利用。
本文由 海纳百川3P 收集整理 发表于百度抽动症大家庭吧,在此深表谢意!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p/439227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