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上)-第五章
这班人过着圣经里那些大牧主的生活.他们的牲畜群比起牛羊布满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那些牧主所有的还多.但这里的牧人没有家庭生活,判帕区牧场的主人都是些贩卖牛马的大商人,没有一点圣经里所说的那些多子多孙的老家长意味.
以上这些是巴加内尔向他旅伴们解释的话.关于这一点,他又大谈其人种学,对不同的种族作了些极有趣味的比较,从表情上可以看得出来.连少校都感兴趣了,
巴加内尔又有一个使同们们看到一次海市蜃楼的机会,这种幻景在这种平坦的原野里是常有的:许多牧场远远望去,好象是些岛屿,周围的白杨绿柳仿佛倒影在清水中,而这清水常常在行人前面随着行人的前进而后退.这幻影太逼真了,人的眼睛实在无法辨别出真假.
11月6日这天,遇到好几个大牧场和一两处宰杀牲畜的地方,这种地方叫做"杀腊得罗".正象它的名字所指出的,"杀"了就拿盐腌成"腊"肉.这种血腥工作在春季末开始.从"杀腊得罗"派人到牧场来带牲畜,用"拉索"套捕,套一个就捕获一个,技术高妙,套够了就成群地带到"杀腊得罗",公牛.母牛.牯牛.羊,一杀就是几百头,杀了之后就剥皮,切肉.但牯牛往往会抵抗的.在这种情况下,屠夫就成了斗牛士.这种职业很危险,但是他们技术熟练,手段又非常残忍.总之,这种屠杀的场景是惨不忍睹的.没有比这种地方的四周更使人毛骨悚然的地方.空气里是熏天臭气,院子里传出的是屠夫的狞叫声.狗的狂吠声和临死牲畜的哀叫声.同时,阿根廷平原的鸷鸟成千上万地从方圆几十公里飞来,从屠夫手里抢着还在颤抖的残骸碎肉.但现在,这些屠场都是无声的,平静的.无人的,因为大规模屠宰时期还没到来.
塔卡夫催着桃迦前进.他要当晚就赶到独立堡.马被主人鞭策着,学着桃迦的样子,在高大的禾木草中飞奔.途中也遇到几座庄户,都是深壑高垒,正屋上有阳台,庄里的居民都有武器,他们可以从阳台上射击平原里的盗匪.哥利纳帆或许可以从那些庄子里获得他所需要的一些消息.但是到坦狄尔村里打听还是最妥当的办法.因为,沿途不远,涉过洛惠索河,过了几公里又走过沙巴雷夫河.不一会儿,马蹄踏上坦狄尔山的最初的几个草坡了.一小时后,已经看见坦狄尔村了,它深藏在一个狭窄的山坳里,上面是独立堡的重重城垛.17.独立堡的司令官
坦狄尔山海拔300多米,是条最古的山脉.它是一连串的丘陵,盖着青草,排成半环形.这个区域就是一个县,县名叫坦狄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整个南部,它以这一带山腰为界,这带山腰向北流淌着许多自山城上发源的河流.
这县约有4000名居民,县城就是坦狄尔村,建立在北部冈峦的脚下,由独立堡掩护着.它的位置很好,因为那里有沙巴雷夫河的一条相当重要的支流.还有另外一点很特别,也很奇怪,不过巴加内尔是不会不知道的,那就是这村里居住的全都是法国的巴斯克人和意大利移民.原因是由于在拉巴拉他河下游这一片地区里最先的几个殖民地都是法国人建立起来的.1828年,为了抵御印第安人的频频袭侵,这座独立堡在法国人巴尔沙浦的领导下建筑起来了.他在这个工程中得到第一流学者多比尼的帮助,这多比尼是通晓.研究并描写南美各国情况最国翔实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