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第二幕
女主角可畅诉其心愿, 否则对白将失其板眼.
他们是何许戏班?
罗: 就是您一向最喜爱的: 从城里来的悲剧团.
哈: 他们为何要如此的出外巡回卖艺?
有一个固定的剧院对他们的声望及利润都极有益的.
罗: 我想他们是因近来戏剧界之迁变而休演.
哈: 他们的名气是否还是像昔日我在城里时一般?
他们是否还是那么的红?
罗: 那可没有了.
哈: 那是为什么呢, 难道他们的艺技老 了?
罗: 不是的, 他们仍在努力的保持其艺如昔, 先生,
但是现在戏剧界出了一窝新派的童子戏班, 号称“雏鹰们”,
他们以尖锐的嗓门取胜, 博取观众的疯狂喝采, 成为一时之风行.
他们也攻击他们所谓之“普通”剧团, 声势咄咄逼人,
至今许多腰系佩剑的传统伶人都裹足不前,
深惧新潮派剧作家鹅毛笔下之作品.
哈: 什么, 他们是小孩吗? 是谁在管他们? 他们从哪儿来的资助?
他们变音.不能歌唱后还会继续的当演员吗? 我想是会的,
因为他们不能做其它之事. 那时, 当他们当普通演员时,
他们会不会埋怨那些剧作家们曾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让他们一度敌视了自己的同行?
罗: 老实说, 双方都有其理, 而国人均热中, 并且鼓励.怂恿此争论.
甚至有一段时间无人肯花钱委托剧作家们写剧本,
除非此剧本曾令编剧家与演员们大吵过一次.
哈: 真有此等事?
盖: 唉, 为此事曾发生过无数的纠纷.
哈: 而孩儿们都赢吗?
罗: 是的, 当然, 殿下. 连那有大力士扛地球招牌之剧院都不例外 (注5).
哈: 那也不稀奇; 我的叔父现在是丹麦王, 昔日我父亲健在时,
对他曾做过不屑鬼脸的那一班人现在肯花二十.四十.五十.甚至一百大洋
来买他的一幅小小画像. 我发誓, 这实在是有点不对, 值得思索.
"号声齐响"
盖: 戏班到了.
哈: 先生们{指盖与罗}, 欢迎你们来艾辛诺尔堡, 来, 握个手.
欢迎的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让我现在就行此礼罢.
假使你们觉得我给与戏班演员们之欢迎......让我事先声明,
它将是极热诚的......会比你们所得之还更要热诚, 那你们就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