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尔曼-译序
嘉尔曼是一个普通的西班牙波希米亚女郎.她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机灵泼辣,野性十足而又妩媚动人.从表面上看,她卖弄风骚,打架斗殴,走私行骗,甚至卖弄色相,鸡鸣狗盗的营生几乎无所不为;但实际上,她不过是罪恶土地上开出的一朵"恶之花".
嘉尔曼生活的时代,正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代,资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已经熄火,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财富占有欲,就连女人和爱情也沦为商品,成了占有的对象.统治阶级总爱标榜为自己服务的法律.道德和自由.但他们的法律.道德和自由,都是以财富占有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谁占有财富,谁便有了自由,也就因此可以侈谈道德,也就因此理所当然受到法律的保护.谁被剥夺了财富,谁就被剥夺了自由,自然谈不上道德,也就理所当然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和自由的虚伪面目已经暴露无遗.对资产阶级革命曾经抱有强烈幻想的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大失所望,便从反封建的立场转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文学领域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浪潮.梅里美加入了这个行列.他虽然不像雨果.司汤达和巴尔扎克那样锋芒毕露,波涛汹涌,但其艺术功力却也木入三分,可以滴水穿石.
梅里美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是通过嘉尔曼这个艺术形象来表现的.嘉尔曼天生爱好自由,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根本无视国家法律的存在,也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向来我行我素,后来发展到无法无天的地步.她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她追求爱情,但一旦发现爱情使她沦为奴隶,便断然牺牲爱情;她热爱生命,但一旦发现生命失去了自由,便断然选择了死亡.嘉尔曼不干涉别人的自由,但也绝不允许别人干涉她的自由,包括她的情人唐何塞在内.唐何塞爱嘉尔曼,为了占有她,不惜执法犯法,杀害了自己的上司,继而又杀害了嘉尔曼的丈夫.嘉尔曼发现唐何塞为了占有她,处处干涉甚至剥夺她的人身自由,便明确对他表示不再爱他了.唐何塞得不到嘉尔曼的爱,竟举刀毁灭了自己的所爱,向现存的法律投降,向社会道德忏悔,心甘情愿走上了绞刑架.唐何塞追求爱情不惜剥夺爱人的自由和生命,而嘉尔曼追求自由宁可牺牲自己的爱情和生命,两种人生哲学水火不相容,爱情悲剧不可避免.
评论家用"恶之花"形容嘉尔曼的确十分精当.我由此联想到美丽而有毒的罂粟花.罂粟花俗称鸦片花,如果人们不去招惹她,让她在野外的天然环境里自由生长,她该是多么天真烂漫,可亲可爱.但社会如果强迫她到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卖弄,她便不得不强化花果诱人的妖艳和毒性,以暴露和对付既要吸毒又要禁毒的法律和道德的虚伪.
梅里美创作《嘉尔曼》表现出"十年磨一剑"的非凡"慢功",不惜花费十五年的构思培育出一朵"恶之花";那么,他创作《高龙巴》,则表现出神奇的"快功",一气呵成一朵"善之花".一八三九年,梅里美作为历史文物总监,到科西嘉岛检查历史文物状况,顺便对科西嘉民情风俗进行了考察,听到不少血亲复仇的动人故事.梅里美创作灵感一触即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于一八四○年就完成了中篇小说《高龙巴》的写作.《高龙巴》的艺术成就和对当时法律.道德的批判,与《嘉尔曼》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