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五
我们曾讲过,其它各种政体被毁灭的原因之一为外力,僭主政体也同样可为外力所毁灭.另一政体相反的城邦可能比一个僭主的城邦为强大.原则上同它相反的城邦就会发生毁灭它邦僭主政体的意图,倘若这种意志,济以实力,就将见于行动.几种不同类型的政体都包含着反对僭主政体的原则.极端平民政体的采取群众僭专型式者,常跟〔个人〕僭政相斗争,这有如希西沃图所说"陶者就老是和陶者互相吵吵闹闹".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的以僭主政体为敌,其理不同,这是因为两方建政的宗旨相异.因此,以王室为主的拉栖第蒙摧残了大多数的僭主城邦,叙拉古在享有良好政体的时代也奉行了相同的政策.
僭主政体被毁灭的另一途径是因为内部失和.参加僭主政体体系中的人们往往互存嫌隙.叙拉古的葛洛家族从前就多阋墙,现世的狄欧尼修第二家族也常常发生内讧.葛洛所创的僭业最终被毁于司拉绪布卢.司拉绪布卢是葛洛和〔葛洛的继统僭主〕希厄洛的弟辈.希厄洛去世后,他谀事葛洛的嗣子,引诱这位幼主堕落到荒淫的生活中,让他实际执掌着国政.嗣主的亲属于是结合党羽力图剪除司拉绪布卢,以挽回嗣主的权力;但随着事势的发展,这一集团中有些人就变本加厉地乘机驱逐了整个僭统家族.至于狄欧尼修僭主政权的倾覆则是由于戚属狄昂,狄昂起兵攻后主,取得平民势力的帮助,战胜并驱逐了他,但是自己不久就死亡.
激发人们攻击僭主政体的两个主要动机通常是憎恨和鄙薄.僭主必然受人憎恨;但这要等到它同时被藐视的时候,僭主政体才真正被推翻.因此,凭自己力争经营而创建其统治的僭主一般都能维持政权,迨传至后代,往往容易丧失其先业.生长在豪华之中,忘记了一切艰难,他便既为大众所鄙薄,也同时给了攻击僭主政体的人们以可乘之机.憎恨也包含忿怒的情绪,忿怒会激发斗志.忿怒实际上是一个有效的刺激,凡是被激怒了的人们往往不再计较利害而勇于战斗.凌辱最易搅乱人们的情绪;庇雪斯特拉托僭主政权的覆灭及其它各家僭主政权败亡的原因就是这些.对于敌人有所憎恨,不一定会感到苦恼,这时人们尚能顾及利害.忿怒和苦恼相结缠,既怒且恼的人就容易失去理智.
简而言之,如前面所说,倾覆未经调和的极端寡头和极端平民政体的原因,都同样可以倾覆僭主政体:这些政体实际上无异于集体僭制.王制最不易为外因所破坏,因此就较为持久;王国的灭亡,一般都是由于内因.君主政体发生内讧的途径有二.其一为王族内部的自相倾轧;另一个是君王的逾越法度,力求更大更多的特权,不自足于王室的本分而希求僭主的擅专.王制,在今日已过时;现世有些称王称孤的政体毋宁都是君主或僭主的个人专制.君主政体为基于公意的统治,君王执掌着邦国的要政.现在各国既然盛倡平等,这样杰出而足以担当王室尊荣的人物几乎已不可复得了.因此,人们一般都不会同意谁来做他们的王上;要是有人凭借机诈或武力把个人统治强加于众人,就会马上被指斥为僭政.对于一家世袭的君主政体,还应该提到另一个倾覆的原因.这一型式的诸王常常为人民所鄙薄;或忘却了自己只享有王室的尊严,却并无僭主的权威,他们竟损害或凌辱他人.当然他们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僭主可以不管人民的是否同意他为僭主而继续施行他的僭政,就王位来说,如果所统治者并不乐意做他的臣民,那就不成其为君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