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卷2
首先,我们必须备好一部自然和实验的历史,要充足还要好.这是一切的基础;因为我们不是要去想像或者假定,而是要去发现,自然在做什么或我们可以叫它去做什么.
但是自然和实验的历史是如此纷纭繁复,除非我们按适当的秩序加以整列再提到人们面前,它会反而淆乱和分散理解力.因而我们第二步又必须按某种方法和秩序把事例制成表式和排成行列,以让理解力会可以对付它们.
即便这个做到了,若把理解力置之不睬,任其自发地运动,而不加以指导和防护,那它仍不足也不宜去形成原理.于是第三步我们还一定采用归纳法,真正的和合格的归纳法,这才是解释自然的真正钥匙.这一步虽居最后,我却必须将它提到前头来谈,然后再转过头去讲别的两种服役.
一一
对于法式的查究是这么进行的:有了一个所与性质,第一点,要把所有已知的在一些极不相同的质体中而一致具有这同一性质的各种事例聚集并列展示在理解力之前.这种事例的搜集还必须按着历史的样子去做,不要作不成熟的揣想,也不要有什么大量的精微性.以热这一性质为例,对于它的法式的查寻首先应有下列表式.
在热性上一致的各种例子
(一)太阳的光线,尤其是夏天正中午的.
(二)太阳的光线,反射的并经过缩聚的,例如在两山之间,在墙壁之上,最主要的是在取火镜与镜子之中.
(三)具有火的流星.
(四)燎烧性质的雷电.
(五)山口中喷发出的火焰.
(六)所有火焰.
(七)烧着的固体.
(八)天然的温泉.
(九)滚沸的或者加热的液体.
(一○)热的蒸气与烟气,以及空气自身;空气在受闭时便孕着最强大的和发光的热,象在反射炉中就是这样.
(一一)某些美好无云的天时,因空气本身的构造的原因而出现的,与一年之中的季节没有关系的.
(一二)受闭的或在地下洞穴中的空气,尤其是在冬天.
(一三)一切带绒毛的质体,比如羊毛.兽的皮和鸟的绵毛,都有热.
(一四)一切物体,不管固体液体,不论是浓是稀(象空气本身的浓稀),在火边一些时候,就都会带热.
(一五)由燧石同钢相互强烈撞击而打出的火花.
(一六)一切物体,如石头.木头.布等等,经强烈磨擦就会生热,轮的轴杆和轴端有时甚至着火;在西印度,人们正是用磨擦的办法来取得火种的.
(一七)嫩且潮湿的植物捣碎并闷闭起来,象玫瑰花压装在筐中,就会生热;草垛带湿堆积起时,甚至经常着火.
(一八)往生石灰浇上水.
(一九)铁刚被强水熔解于玻璃杯中,这并不必置近火边.锡和别的类似的东西也是同样,不过热的强度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