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大伯的小屋(下)-第43章-结局

儿童资源网

汤姆大伯的小屋(下)-第43章-结局


    过了两三天,凯茜变化之大,恐怕连读者诸君都不认识她了.她脸上绝望和憔悴的神色已被温柔和自信的表情取而代之.她似乎立刻就得到了全家人的爱戴,同时也深深爱上了那两个孩子,仿佛他们是她心里渴望已久的人.的确,在小伊丽莎和她女儿两人之间,她的爱心似乎自然而然地倾注在前者身上;因为她的相貌和体态简直跟她失去的女儿一模一样.那小东西变成了母女俩之间感情上的纽带,通过她,她们才逐渐熟悉和相爱起来.由于持之以恒地阅读《圣经》,伊丽莎早就奠定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这就使她能够对她母亲破碎.憔悴的心灵给予正确的引导.凯茜立即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好的影响,后来终于变成一个虔诚.驯良的基督徒.
    过了一两天,德都太太把自己的境遇更详细地告诉了她弟弟.她丈夫去世之后,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她非常慷慨,自愿和乔治一家人分享这笔遗产.她问乔治怎样为他使用这笔钱最好,他答道,"让我去受教育吧,爱密丽;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受了教育之后,我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决定举家搬到法国去住几年;于是他们就带着爱弥琳一道启程前往.
    爱弥琳的美貌赢得了船上大副的爱慕;轮船抵港不久,有情人就成了眷属.
    乔治在一所法国大学里念了四年书,通过孜孜不倦地发奋苦读,取得了十分完善的教育.
    后来,由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一家人才又到美国来避难.
    作为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乔治的情感与见解,在他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表达得最清楚:
    "我对自己今后的道路感到茫然.诚如你所说,我的肤色非常浅,我的妻子儿女的肤色则几乎难以辨别.因此,我满可以在美国和白人一起相处.是的,在人们容忍之下,也许可以.然而,老实说,我不愿意这样做.
    "与我休戚相关的不是我父亲的种族,而是我母亲的种族.对于我父亲来说,我只不过是一匹骏马或是一条漂亮的狗;对于我那苦命的母亲来说,我才是个儿子.尽管从那次惨无人道的拍卖使我们分离之后一直到她死去,我再也没能见她一面;可是,我知道她是永远疼爱我的.我之所以知道,是将我的心比她的心.当我想起她所受的苦难.我自己早年所受的一切苦难.我那勇敢的妻子以及我在新奥尔良黑奴市场上被卖掉的姐姐她们所受的苦难和进行过的斗争时(尽管我不愿怀有违背基督精神的感情,然而,也许你会原谅我这样说),我实在不想冒充美国人,也不想把自己看作他们的同类.
    "我决心和受压迫.受奴役的非洲民族共甘苦,同命运.我只希望自己的皮肤再深两分,而不是淡一分.
    "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是想取得一个非洲国家的国籍,我想寻找一个将来能在世界上屹然独立的国度.到哪里去找呢?不是海地,因为海地人没有良好的基础.流水不能高过它的源头.铸成海地民族性的那个民族本身就是个衰老.柔弱的民族;因此,它的附庸民族想要抬起头来就不知需要多少个世纪了.
    "那么,究竟到哪里去找呢?在非洲海岸,我看到一个共和国......一个由出类拔萃的人所组成的共和国,其中不少人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和自我教育精神,摆脱了奴隶地位的.经过一个软弱无力的准备阶段之后,它终于在地球上成为一个受到承认的国家......获得了法国和英国的承认.我想到那里去寻找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