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大伯的小屋(下)-第24章-预兆
"当然罗,要是你能乐观,你就去乐观吧.世界上感觉迟钝的人真有福气;我也巴不得自己不要这样敏感,这只能使我万分痛苦!我也但愿自己能象旁人那样心宽啊!"
那些"旁人"也满有理由作同样的祈求,因为玛丽总是拿这种新的创痛作借口,对周围每个人横加折磨.无论谁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或是什么事没有做,都是又一次证明她周围都是些狠心.无情的人,都不体恤她的痛苦.可怜的伊娃好几次听见她说这些话;那孩子由于同情母亲,由于自己给母亲带来这么大的苦恼而感到万分伤心,眼睛都几乎哭肿了.
过了一两个星期,伊娃的病情大有好转,其实只是一种暂时平静的假象(那种无情的病症,即使在死亡的边缘,还要用这种假象来蛊惑人们焦灼不安的心).伊娃又出来到花园里.阳台上散步了,她又玩.又笑了.她父亲不由喜出望外,对家里人说,伊娃不久就可以复原了.只有奥菲丽亚小姐和大夫没有为这种假象所迷惑,也毫不为此感到振奋.此外还有一颗心,也同样有这种肯定的感觉,那便是伊娃自己那颗幼小的心.是什么东西有时那么镇静.那么清晰地在她心中说,她在人间的日子不多了呢?这是体质日益衰竭的人冥冥之中一种本能的感觉,还是人的灵魂在临近永恒时心血来潮的悸动?不管是什么东西吧,伊娃心里有那么一种平静.美妙而肯定的预感,觉得天国已经不远;这种感觉象夕阳的余辉一样宁静,象爽朗.安详的秋景一样美妙.她幼小的心灵就是这么平静,只有她因为舍不得离开那些爱她如此深切的人们而感到的悲伤,时或扰乱她内心的这种平静.
这孩子虽然娇生惯养,虽然由于有父母的钟爱和殷实的家业,生命为她储备着美好的远景,可是在面临死亡之际,她却毫不感到遗憾.
在伊娃和她那纯朴的老友常在一起阅读的那本圣书里,她见到过那热爱孩童的基督的形象,并已把它牢牢记在心头.当她望着他出神沉思时,他已不再是一个属于遥远的过去的形象或是一张图画,却变成了活生生的.无所不在的现实.他的爱以一种非尘世所有的柔情萦绕着她童稚的心灵.她说,她正是要到他那里去,正是要到天上的他的家去.
可是,伊娃的心却又对她即将离别的一切感到恋恋不舍,尤其是她父亲.因为伊娃心里虽然从来没有很明确地这样想过,但是她本能地感觉到,父亲对她的爱比谁都深.伊娃也爱她母亲,那是因为她天生就一颗爱人之心.她在她母亲身上所发现的自私自利的毛病,只是使她感到伤心和迷惘而已.因为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一种盲目的信仰,觉得自己的母亲总是对的.她身上有点东西伊娃怎么也不能理解;可是她总是自宽自解道,她总是妈妈呀,而她又是多么爱她的妈妈啊.
她也舍不得家里那些忠心耿耿.爱怜她的仆人们.她是他们的白日和阳光.孩子们一般不善于归纳,可是伊娃是个异乎寻常的早熟的孩子.黑奴们生活在其中的那个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苦苦地思索.她隐隐约约有一种愿望,想设法援助他们......营救他们以及所有和他们同命运的人,并为他们祝福.这种愿望跟她孱弱的体质形成了可悲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