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四)-64-流浪生活

儿童资源网

名利场(四)-64-流浪生活


    她虽然到处碰壁,仍旧不屈服,努力替自己树立好名声,把别人说她的坏话压下去.她经常上教堂,赞美诗比谁都唱得响亮.她为淹死的渔夫的家眷办福利.她做了手工,画了图画,捐给扩喜布传教团.她捐钱给教会,而且坚决不跳华尔兹舞.总之,她尽量做个规矩的上等女人.为这个原因我很愿意多说一些她当时的生活情形.后来的事情说来不怎么愉快,我也不喜欢多讲.她明明看见别人躲着不愿意睬她,仍旧努力对他们微笑着打招呼.她心里的委屈烦恼,在脸上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的.
    她从前的历史究竟是个猜不透的奥妙.一般人对于她的意见也各有不同.有些人爱管闲事,把过去的事情研究了一下,说是过错都在她.有些人赌神罚誓说她像羔羊一般纯洁,都是她混帐的丈夫不好.她往往说起儿子就失声哭泣,听见他的名字或是看见和他长得相像的孩子,就伤心得发狂一般.她用这个方法赢得了好多人的同情.当地有一位好心的亚尔德内太太,仿佛是波罗涅地方英国居民中的王后,请客和开跳舞会的次数比别的人多.蓓基看见她的儿子亚尔德内少爷从斯威希退尔博士的学校里回来过暑假,痛哭起来,这样一来,亚尔德内太太的心就向着她了.蓓基悲悲切切呜呜咽咽的说道:"他和我的罗登同年,长得真像."其实两个孩子相差五岁,相貌完全不同,等于敬爱的读者和写书的人那么不像.威纳姆从基新根去找斯丹恩侯爵,经过波罗涅,就把这事对亚尔德内太太解释明白了.他说小罗登的相貌,他比孩子的妈妈知道的还清楚.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妈妈非常恨他,从来不去看他.他今年十三岁了,亚尔德内少爷才九岁;他是白皮肤,而那一个小宝贝皮肤黑得多.总而言之,威纳姆的一席话使亚尔德内太太懊悔自己不该对蓓基那么客气.
    蓓基交朋友用掉的精神力气说出来叫人不相信.好容易交着了几个,总有人走来很粗暴的把她的成绩一扫而光,她只好再从头做起.这种生活非常非常艰苦,使她觉得寂寞和灰心.
    还有一个纽白拉依脱太太,在教堂里听得她甜美的歌声,而且见她对于宗教方面的见解也很准确,十分赞赏她,也跟她来往了一阵子.关于宗教,蓓基太太在女王的克劳莱得到的教诲就不少.她不但肯接受传教小册子,而且把它们都读过.她给扩喜布地方的土人做绒布裙子,给西印度岛上的土人做棉布睡帽.她画了小画屏,为的是劝教皇和犹太人归于正教.她每星期三听罗尔丝牧师讲道,每星期四听赫格尔登牧师讲道,每逢星期日上教堂两回,晚上还听达别派(1830年在泼立默斯所创的新教派.)的包勒先生讲道.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效力.纽白拉依脱太太为非奇岛的土著募捐暖壶基金的事和莎吴塞唐老伯爵夫人通了一封信......关于这件慈善事业,另外有委员会,这两位太太都是委员.她在信上提起她的"可爱的朋友"罗登.克劳莱太太,老夫人细细的回了一封信,里面有事实,有谎话,有藏头露尾的叙述,还预言她将来必遭天罚.从此纽白拉依脱太太和克劳莱太太的交情便断绝了.这件倒楣事是在多尔斯发生的,这以后当地宗教界的人士也和这罪孽深重的人从此不相往来.凡是熟悉英国国外殖民地的人,都知道我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把本国的骄傲.偏见.丸药.哈威沙司.胡椒,和各种家乡的习惯带着一起去,仿佛在那个地方制造出一个小英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