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三)-44-在伦敦和汉泊郡的曲折的情节
咱们的财务大臣时常在《泰晤士报》上发布一种希奇古怪的通告,承认受到某人五十镑,某人十镑.这些人在通告底下声明因欠税未缴,于心不安,特缴良心税若干,恳求财政大臣查收之后正式登报承认.财政大臣和看报的人都知道那些人只付了欠缴的总数里面极小的一部分.那个欠税的人送进去二十镑钱,实际上大概欠了国家成千成万镑的税收呢.当我看到他们送虚情似的赎罪补过,心里常有这种感想.毕脱.克劳莱沾了弟弟那么些光,因为良心上过不去......你要说他待弟弟厚道也未尝不可,居然拿了几个钱出来;我想如果把这笔款子和他从罗登手里夺过来的数目比一比,一定小得可怜.不过就算是这种极小的数目也并不是人人都肯脱手的.要知道把钱送人是一种牺牲,凡是明白事理的人谁肯做这样的傻事?世上的人谁不是施舍了五镑钱就自以为功德无量呢?有一等人不惜钱财,并不是因为他们乐善好施,不过是散散漫漫的爱花钱.他们一点儿不肯委屈自己,歌剧院里定着包厢,又要买好马,又要吃好菜,哪一样能少?就连布施五镑钱给癞皮化子的乐趣也不愿意放过去.又有一等人,为人正直,不欠账,不布施穷人,不借钱给穷亲戚,雇了车子还得和车夫斤斤较量讲价钱.这两种人究竟谁更自私,我也难下断语,因为一样的金钱,在不同的人看起来就有不同的价值.
总而言之,毕脱.克劳莱本来打算帮弟弟一个忙,后来再想了一想,便又延宕下去.
蓓基呢,倒向来不指望别人对她怎么慷慨,毕脱.克劳莱肯这样对待她,已经使她心满意足.反正一家的首脑已经正式承认她的地位,即使他不肯出钱,将来在别方面帮忙总可以的.再说,蓓基的大伯子虽然没出现钱,她却得到实惠,因为她又可以继续赊账了.拉哥尔斯看见两兄弟这样和睦,自己又到手了一笔小款子,对方又答应不久就还他一大笔钱,觉得很放心.布立葛丝借款上圣诞节一期的利息已经到期,蓓基欣欣然付了钱,仿佛她库里的金银多得堆不下似的.她私底下告诉布立葛丝一个秘密,叫她切不可张扬出去.她说毕脱爵士是财政经济方面的专家,她为布立葛丝打算,特地和毕脱爵士商议,问他布小姐余下的资本应该怎么投资最有利.毕脱爵士再三考虑之后,已经想出一个好办法,本金最稳当,利息又厚.布立葛丝是克劳莱小姐忠心的朋友,和家里的人都有交情,所以毕脱爵士关心她,到乡下去之前,早就说过叫她把所有的钱都预备着,只等有好机会,就可以把他看中的股票买下来,可怜的布立葛丝听得毕脱爵士那么提携她,感激得了不得.她说难得他肯自动帮忙,她自己压根儿没想到把原来的公债出卖;而且他这件事做得那么委婉,越显得他待人有情有义.她答应去看那替她经手办事的人,把她那一小笔款子预备好,随时要,随时就有.
布立葛丝是个好好人,她觉得利蓓加在这件事上为她尽力,上校对她又是恩深义重,心里感激,便送给小罗登一件黑丝绒外套,把半年的利钱花掉了一大半.那时小罗登已经长得很大,穿黑丝绒外套不大合适了.照他的年龄和高矮,正该像大男孩一样穿长裤子和短外套才对.
他眉目开朗,身体很健全,碧蓝的眼睛,波浪形的淡黄头发,四肢长得结实,心地十分忠厚.谁和他好,他就和谁好.他爱自己的小马,也爱送他小马的莎吴塞唐伯爵,一看见这位和气的青年公子,便把一张脸涨得通红.给他管马的马夫,晚上给他讲鬼故事,白天喂他吃好东西的厨娘莫莱,被他嘲笑磨缠的布立葛丝,也是他的朋友.他尤其爱自己的爸爸,而那做爸爸的对儿子那份儿疼爱也使人纳罕.小罗登长到八岁,喜欢的人只有这几个.他小的时候把母亲当天仙一样崇拜,过后也就淡然了.两年来她差不多从来不理孩子.她多嫌他.他一会儿出痧子,一会儿害百日咳,好不麻烦!有一天,蓓基在客厅里对斯丹恩勋爵唱歌,孩子听见妈妈的歌声,从楼上偷偷的溜下来,躲在楼梯转角听得着了迷.不料那时客厅的门忽然开了,门外的探子当场现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