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三)-37-还是本来题目

儿童资源网

名利场(三)-37-还是本来题目


    利蓓加人又聪明,口角又俏皮,喜欢油嘴滑舌的说笑话,在伦敦自有一等人捧她,立刻就成了这些人里面的尖儿.她门前常常停着一辆辆马车,行止十分掩密,里面走出来的全是大阔人.她常常在公园兜风,马车旁边挤满了有名的花花公子.她在歌剧院三层楼有个小包厢,里面总有一大堆人,而且每次不同.可是说句实话,所有的太太看她不是正经货,从来不和她打交道.
    关于太太小姐堆里的风气和习惯,写书的当然只能间接听见一些.这里面的奥妙,男人不能领会理解,譬如她们晚饭以后在楼上说些什么话,先生们就无从知道,这道理是一样的.你只有不断的细心打听,才能偶然长些见识.同样的,常在帕尔莫尔街上走动,在伦敦各个俱乐部里出入的人,只要肯下功夫,对于时髦场上的情形自然也会熟悉起来.有时是亲身的经验,有时是和人打弹子或吃饭听见的闲话,都能供给你不少资料.譬如说,天下有一种像罗登.克劳莱一类的家伙(他的身分上文已经表过),在一般局外人和那些呆在公园学时髦的新手看起来,真是非常了不起,因为他竟能和最出风头的花花公子混在一起.又有一种女人,先生们都欢迎,他们的太太却瞧不起,甚至于不理睬.法爱白蕾丝太太就属于这种人,你在海德公园每天都能看见她,一头美丽的金头发梳成一卷一卷,到东到西有国内最闻名的豪华公子们簇拥着.另外还有一个洛克乌德太太,每逢她请客,时髦的报纸上便细细的登载着宴会花絮,王公大使都是她的座上客.此外还有好些别的人,可是和本文无关,不必说了.好些不知世务的老实人,喜欢学时髦的乡下佬,看见她们摆的虚场面,远远的瞧着只觉得眼红,明白底细的人,却知道这些给人羡慕的太太原来在"上流社会"是一无地位的.在涩默赛脱郡的不见世面的地主老婆,当然只能在《晨报》上读读她们请客作乐的消息,可是两下里比较起来,她们踏进"上流社会"的机会并不能比乡下女人多些.这些可怕的事实,住在伦敦的人都知道.原来这类表面上尊荣富贵的夫人们毫不留情的给圈在"上流社会"之外.凡是研究心理学......尤其是女人的心理学......的人,看见她们千方百计的想挤进去,使尽多少下流的伎俩,受尽多少侮辱委屈,准会觉得奇怪.她们不怕艰难追求虚荣的故事,倒是写书的好题目.凡是笔下流利,文章写得俏皮,又有闲空,能够当得下这重任的大作家,不妨把这些事迹编录下来.
    克劳莱太太在外国结交的几个朋友,一过了英吉利海峡,不但不来拜访她,而且在公共场所对她不瞅不睬.真奇怪,贵夫人们都不记得她了.利蓓加见她们把自己忘得这么快,自然很不高兴.有一回贝亚爱格思夫人在歌剧院的休息室里看见蓓基,立刻把女儿们叫拢来,仿佛一碰着蓓基便会沾污了她们.她退后一两步,站在女儿们前面,对她的冤家瞪着眼瞧.可惜连贝亚爱格思老太婆冷冰冰的态度和恶狠狠的眼光也还不能叫蓓基脸上下不来.特拉莫尔夫人在布鲁塞尔常常和蓓基一起坐着马车出去兜风,总有二十来次,不想到了海德公园,她明明碰见蓓基坐在敞篷车里,却像瞎了眼睛似的不认得老朋友了.连银行家的妻子白兰金索泊太太在教堂里遇见她也不打个招呼.如今蓓基按时上教堂,罗登手里拿着两大本金边圣书,跟在旁边.她态度端庄,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叫人看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