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七)-第七部-重现的时光-02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七)-第七部-重现的时光-02


  而这对作家犹胜于对画家,为了获得容量和浓度.获得概括性和文学现实,就象画家需要见到过许多教堂才能画出一座那样,作家也需要接触许多人才能描述出一种感觉.因为,如果说艺术长存生命短促,那么相反我们却可以说,如果灵感短促,它应该描绘的那些感觉也不会持续多久(为作品勾勒轮廓的是我们的激情,把它们撰写出来的是两次激情间的宁息.......作者注.)
.当灵感重新出现,当我们又能够进行工作的时候,曾为某种感觉在我们面前摆出姿态的女子已不再使我们体会到这种感觉.要继续描绘出这种感觉就得依据另一个女子,而如果说这是对前者的背叛,那么,从文学角度来看,则正是由于我们情感间的相似性,使一部作品既是我们对旧爱的忆念,又是我们对亲欢的预期的相似性,这样的替代倒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妥.有的人在研究作品中总想猜度作者说的是谁,那么那便是导致这种研究徒劳无功的原因之一.因为,一部作品,即使是直言不讳的忏悔录至少也是被夹在作者好几件生活小事之间,在前的曾给作品以启迪,在后的少不得与作品相仿,后来的爱情是前几次爱情的翻版.因为我们对爱之至深的人并不象对自己那样地忠贞不渝,或迟或早我们会忘掉她们......既然这是我们的特点之一......好再去爱别人.我们爱得那么深的女人最多也只是为这次恋情添加一种特殊的形式,使我们即便在不忠之中依然忠实于她.对于后来的女人我们也会需要作同样的早晨漫步,或同样的夜晚陪送,或给她出百倍的金钱(这种金钱的流转实属一大怪事,我们把钱给女人,她们因此使我们不幸,也就是说使我们能够写出书来,我们竟可以说,作品就象自流井,痛苦把我们的心挖掘得越深,作品的内容就越丰富).这些替代给作品增添了某种不偏不倚.使之更具普遍意义的东西,它还是一个严肃的忠告,告诫我们
应该致力的不是那些人,不是那些实际存在,因而也易于表述的人,而是观念.而且还得加快速度,使在身边有这些模特儿可供支配的时候不致坐失良机.因为那些为我们摆出幸福姿态的人一般不会表演多次,而为我们摆出痛苦姿态的人,那痛苦也是稍纵即逝的.况且,即使她在给我们揭开痛苦的真面目的时候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对我们的写作她仍是有促进作用的.想象.思考,其本身便可以成为绝妙的工具,但它们也可能失去活力.此时,痛苦便来启动它们.而那些为我们摆出痛苦姿态的人们则在只有这种时期我们才去的画室.我们内心的画室里为我们作出重复过那么多次的表演!这些时期仿佛是一幅图片,画着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痛苦.因为,它们也包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并且就在我们以为事情已经平息的时候,新的痛苦又冒了出来.就各种意义而言的新痛苦:也许是因为不可逆料的处境迫使我们进入与自我的更深层的接触.爱情不时使我们陷入的窘境教育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们揭示构成我们的是什么材料.所以,当弗朗索瓦丝看到阿尔贝蒂娜随时随地都能走进我家,象条狗一样到处乱跑.把什么都弄得乱糟糟的,把我毁了,还把我弄得那么伤心的时候对我说(因为那时我已经写过几篇文章,译过一些东西):"啊!先生要是不接待这个女人,而是用一个教养有素的小秘书,帮助先生整理整理这些文稿有多好!"我也许不该觉得她说话明哲有理.阿尔贝蒂娜使我浪费了时间,使我伤心,可她也许比能帮助我整理文稿的小秘书更有助于我,即使是从文学角度考虑.不过,一个人的形体再丑陋(而在常理上,这个人可能是男人),也不可能爱而没有痛苦,也得经受磨难才能得知真理,这种人的生活最后必会变得令人厌烦不堪.幸福的岁月即是虚度的年华,我们等待痛苦,以便进行工作.先决痛苦的概念与工作的概念联在一起,当我们想到要构思一部作品首先得备受痛楚,我们就会害怕每一部新作.而由于我们明白了痛苦是我们在生活中能遇上的最美好的东西,我们就会毫不畏惧地想到死,简直就象想到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