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四)-第二卷-第二章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四)-第二卷-第二章


  我被勾画得如此走样,弄得我无地自容,竟说不出话来;塞莱斯特以为又是在要什么花招:"啊!脑门看似那么纯洁,可脑袋壳里隐藏着多少东西,面孔和蔼又精神饱满,就好似一颗打开的巴旦杏,纤细柔滑的小手,毛茸茸的,指甲却象爪子一样锋利......瞧,玛丽,看他喝奶的那副神态,虔诚得让我忍不住想祈祷.多么严肃的神情啊!现在该给他拍张照片,他整个儿象是孩子.是因为象他们一样喝奶,您才得以保持象他们一样油光滑亮的肤色?啊!多年轻!啊!多美的皮肤!您永远不会老.您真有福气,从来用不着动手去指使人家,因为您的两只眼睛就善于强加自己的意志.瞧他又生起气来了.他站起来了,笔直笔直的,明摆着的嘛."
  弗朗索瓦丝一点也不喜欢这两个女人来跟我这样瞎聊,她管她俩叫女骗子.经理总是委派手下的店员监视店内发生的一切,他甚至严肃地向我指出,跟女使者闲谈,有损客人体面.可是,我觉得这两位"女骗子"比旅馆里所有的女客人都高一等,所以对经理只是嗤之以鼻,心想无论我怎么解释,他都明白不了.就这样,两姊妹经常来我处."瞧,玛丽,他的线条多么清秀.啊,尽善至美的肖像细密画,比橱窗里见到的最珍贵的画还更美,因他会动,会说,听他说话,几天几夜都听不够."
  竟有一位外国太太能把她俩带走,真是奇迹.她俩既不知道历史也不了解地理,凭着自信心,对英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总之对一切外国"虫"全都厌恶,喜欢的只是法国人,当然也有例外.她们的面孔完全保持着家乡河流中粘土的湿润,富有可塑性,每当人们谈及旅馆里的某位外国人,塞莱斯特和玛丽便模仿外国人的腔调,面孔.嘴巴和眼睛骤然一变,活脱脱一副外国人的嘴脸,一副副舞台面具相继出现,令人赞叹不已,真恨不能收藏起来.塞莱斯特甚至还假装重复经理或我哪位好友的谈话,但复述中掺入不少凭空捏造的话,极尽嘲弄之能事,将布洛克或首席院长的种种缺陷描绘一番,讲得煞有介事.她看似在汇报她乐于承担的某件普通差使的情况,可描绘出的却是一副难以摹描的画像.她俩从不读书看报.可是有一天,她们在我床头发现了一部书.这是圣莱热.圣莱热的一部诗集,诗歌美妙,但较玄奥难懂.塞莱斯特读了几页,对我说道:"您肯定这是诗,而不更象是谜语吗?"对一个在孩童时代只读过《世间的丁香全已枯死》这一首诗的人来说,显然如此.其中缺少过渡.我觉得她们这种什么也不学的倔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她们家乡的愚昧.不过,她们不乏诗人的才华,且比较谦逊,而诗人们却往往没有自知之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塞莱斯特有时妙语惊人,我一时又没记清,请她再说一遍,她却断然肯定她自己也忘了.她们存心永不读书,自然也绝无成书之美.
  弗朗索瓦丝听说这两个如此普通的姐妹竟有两个不凡的兄弟,一个娶了图尔大主教的侄女,另一个与罗德兹主教的亲戚结了婚,心里相当激动.可对经理来说,这引不起他任何兴趣.塞莱斯特常常抱怨丈夫不理解她,可我倒感到纳闷,她丈夫竟能容忍她.有时,她发起火来,浑身发抖,碰到什么砸什么,让人好不厌恶.人们都说人体的血液是咸的液体,而这种流体只不过是原始海生元素的内核残余.我也认为,塞莱斯特不仅在动怒的时刻,而且在郁郁寡欢的时刻,都保留了她故乡溪流的节奏.当她精疲力竭之时,表现出的也是河流干涸的状态,浑身真的没有一丝生机.每到这时,什么都无法让她恢复生机.可突然,在她那颀长.轻盈.优美的躯体内,循环运动又开始了.河水在她白皙.透明而又略显蓝色的肌肤中流淌.她迎着阳光微笑,全身愈来愈蓝.此时,她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蓝天塞莱斯特(塞莱斯特原文为"Celeste",意为"天上的,天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