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三)-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二卷-第二章
德.盖尔芒特夫人喜欢表现乡土特色,除了上述种种理由外,还应归功于她最心爱的作家梅里美.梅拉克和阿莱维.她喜欢"自然"的本色,喜欢平淡无奇的散文腔和单调乏味的社会风气,却把散文写得诗意盎然,把社会风气写得栩栩如生.此外,公爵夫人还字斟句酌,装腔作势,大部分词汇都要选择她自认为最具有法兰西岛(法兰西岛为法国旧地区名,位于巴黎盆地中部.法兰西岛的方言后来成了法国国语.)和香槟省的发音特点,因为她使用的语汇如果比不上她丈夫的妹妹马桑特夫人,至少也得有几分象一位旧时代的作家才行,我们听腻了杂七杂八.混乱不堪的现代语言,若能听一听德.盖尔芒特夫人的闲谈,无疑......尽管知道没有什么新鲜东西......这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如果和她单独在一起,而她故意放慢说话节奏,使话语变得更加纯净,我们就会象听一首古老的民谣那样,感到轻松愉快.此刻,我疑视着德.盖尔芒特夫人,聆听着她的谈话,我看见法兰西岛或者香槟省的一块天空禁锢在她那永远象下午般宁静的眸子中.这淡蓝色的天空,倾斜成一个角度,就象圣卢的眸子中呈现的天空一样.
就这样,通过上述各种特点,德.盖尔芒特夫人不仅表现了法国最古老的贵族社会,而且,还让人看到了不久以前布洛伊夫人在欣赏和抨击七月王朝下的维克多.雨果时可能采用的方式,此外,还显示出对梅里美和梅拉克文学的浓郁兴趣.第一个特点和第二个相比,我更喜欢第一个,它更有助于我弥补我来到这个圣日耳曼区,看到它同我想象中的圣日曼区有天壤之别时产生的失望情绪.但是,拿第二个和第三个相比,我就更喜欢第二个了.然而,如果说德.盖尔芒特夫人表现盖尔芒特精神是无意识的,那么,她对巴耶龙(巴耶龙(1834......1899),法国剧作家,他的作品以巧妙的情节和灵活的思想取胜.)和小仲马的兴趣却是审慎的,有意识的.她这个兴趣同我的恰恰相反,所以,当她同我谈圣日耳曼区时,就象在同我谈文学,并且,只有在她同我谈文学时,我才觉得她比任何时候更愚蠢,更带有圣日耳曼区的特征.
德.阿巴雄夫人听了德.盖尔芒特夫人朗诵的诗,非常激动,大声嚷道:
心头的圣物也会变成尘埃!
"先生,您得把这句诗给我写在扇子上,"她对德.盖尔芒特先生说.
"可怜的女人,我为她感到难过!"帕尔马公主对德.盖尔芒特夫人说.
"不,夫人不必为她难过,她只配这样."
"不过......恕我直言......她确实很爱她."
"她根本不爱他,她不可能爱她,却以为爱他,正如刚才她以为在引用维克多.雨果的诗,其实那是缪塞的诗.您瞧,"公爵夫人用一种忧郁的口吻说,"谁也不会比我更能被真实的感情打动.但是,我要给您举个例子.昨天,她对巴赞大发脾气,殿下也许会认为,那是因为巴赞有了新欢,不再爱她的缘故.根本不是.是因为他不愿意把她的儿子介绍给赛马俱乐部!夫人,您觉得得她太爱巴赞了,是吧?才不是呢!我要告诉您,"德.盖尔芒特夫人明确地说,"她是世上少有的无情人."
但是,当德.盖尔芒特夫人"即席"谈论维克多.雨果和朗诵他的诗时,德.盖尔芒特先生双眸闪出了得意的光辉.尽管公爵夫人常使她恼火,但是,每逢这种时刻,他总是为她感到自豪."奥丽阿娜真了不起.什么她都能谈,什么书她都看过.她事先不可能猜到今天会谈维克多.雨果.不管大家谈什么,她都应付自如,最有学问的人也不是她的对手.这个年轻人大概被她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