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千万不要为一些纯属表面的特点所蒙蔽,这些地方与时代.与沙龙生活相关.正是这些地方使一些人以为只要他们说了诸如"叫我好了,我的好人儿!"或"我看这位伯爵很有风趣",或者"翻动割下来的牧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此句见于1671年7月22日塞维尼夫人写给库朗日的书信,当时被人认为极有风趣,争相传诵.)这类的话,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塞维尼形象.已经有德.西米阿纳夫人(德.西米阿纳夫人(1674—1737),是塞维尼夫人的外孙女,闺名波林娜—阿黛玛尔.德.蒙德依.德.格里尼昂,1695年嫁给路易.德.西米阿纳.她同意出版外祖母的信并亲自参加编纂,但出于某些顾虑,将她母亲的信大部分都毁掉了.她本人的书信于1773年发表.)的先例为证,她因为自己写了诸如"德.拉布里先生健康极佳,先生,听到他死亡的消息,他完全受得住"(此句出于1735年3月15日致德.埃里古尔函.)或"噢,亲爱的侯爵,您的信多么叫我喜欢!有什么办法能不回信呢?"(此句出于1734年3月8日致高蒙侯爵函.)或者什么"先生,似乎您欠着我一封回信,我欠您几鼻烟壶的香柠檬.我刚还清了八封信的债,马上又有别的信要来了......这大地从来产量没这么高过.看上去是为讨您喜欢"(此句出于1735年2月3日致德.埃里古尔函.).此类的句子,就自以为与她的外祖母很相象了.而且她也用这种体例写信谈放血,柠檬等等等等((前)谈放血的信为1734年11月17日;谈柠檬的信有二,1735年1月13日和1月15日,这几封信都是写给德.埃里古尔的.),自以为这就是塞维尼夫人的书信.但是我的外祖母是从内在的东西,从作者对家人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来接近塞维尼夫人的,她教我喜欢塞维尼夫人真正的美妙之处,那与上述的例子毫不相关.我即将在巴尔贝克遇到一位画家,他叫埃尔斯蒂尔(埃尔斯蒂尔的名字第一次在本书中出现.在《斯万之恋》中,这个画家以比施的名字出现.埃尔斯蒂尔的原型基本上是惠斯勒.1898年奥朗多夫书店出版的一本小说《亡人的太阳》中有一位画家,名字也叫尼尔.埃尔斯蒂尔.),对于我的审美观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塞维尼夫人与这位画家是属于同一家族的伟大艺术家,因此她作品中的美此后不久便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我在巴尔贝克意识到,她向我们展示事物的方式与埃尔斯蒂尔是相同的,是按照我们感知的顺序,而不是首先就以其起因来解释事物.那天下午,在那节车厢里,我反复读着出现了月光的那封信时,已经心花怒放了:
  我无法抗拒这种诱惑,我戴上帽子,穿上颜色鲜艳的上衣,其实并非必需如此.我来到网球场上,那里的空气非常温馨,与我卧房一样.我看到千百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着白衣黑衣的修道士,数位着灰衣和白衣的修女,散乱各处的内衣,挺直身体紧靠大树躲起来的男子......(塞维尼夫人1680年6月12日致格里尼昂夫人函片断.)
  这便是此后不久我称之为《塞维尼夫人书信》中的陀思妥也夫斯基一面(难道她描写景物和性格的方式不和他一模一样吗?)的东西.
  我将外祖母送到她的女友家里,我也在那里待了几个小时.然后,晚上,我又一个人乘上火车,至少我没有感到夜晚降临时光难耐.这是因为我不需要在旅馆房间那样的监狱里度过这一夜,而旅馆房间那睡意朦胧的模样大概会叫我毫无睡意.包围着我的,是列车各种运动那令人镇静的活动.这各种运动伴着我,如果我没有睡意.它们会主动过来与我聊聊,它们的声响像摇篮曲一样催我入睡.我把这声响像贡布雷教堂的钟声一样搭配起来,一会是这个节奏,一会又是另一种节奏(根据我的想象,首先听到四个叠声的等长的八分音符,然后是一个叠声的八分音符疯狂地冲到一个黑色的八分音符上去).这声响使我那失眠的离心力动弹不得,对失眠施加了相反的压力,将我保持在平衡之中.我一动不动以及以后我的睡意来临,我都感到与那压力密切相关,那种清新的印象与在大自然和生活的怀抱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作警戒,因而得到安息所给予我的印象完全相同,好象我在一瞬间得以化身为某种鱼类在大海中安睡,睡意朦胧中被水流和浪涛荡来荡去,或者化成一只鹰,仰卧在暴风雨这唯一的支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