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一卷
在母亲眼中,大使本人也许缺少最能使她感兴趣的那种智慧.应该说德.诺布瓦先生的谈话是某种职业.某个阶层.某个时期......对于这个职业和阶层来说,这个时期可能并未完全废除......所特有的古老的语言形式之大全,我未能将耳闻如实笔录下来,不免感到遗憾,否则我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创造语言老朽这个效果,正如罗亚尔宫那位演员一样:有人问他从哪里找到那些令人惊奇的帽子,他回答说:"不是找来的.是保存下来的."总而言之,我感到母亲认为德.诺布瓦先生有点"过时".就举止而言,他并未使她不快,但就思想而言......其实德.诺布瓦先生的思想是十分时新的......或许远不如说就语言表述而言,他在她心目中毫无魅力.不过她感觉到,如果她在丈夫面前对那位对他表示如此少有的偏爱的外交家称赞一番,丈夫定会暗暗得意.她肯定了父亲对德.诺布瓦先生的好评,同时也引导他对自己产生好评,她意识到这是在履行职责:使丈夫愉快,就好比使菜肴精美.使上菜的仆人保持安静一样.她不善于对父亲撒谎,因此就培养自己去欣赏大使,以便诚心诚意地称赞他.何况,她当然欣赏他那和善的神情.稍嫌陈旧的礼节(而且过分拘谨.他走路时,高大的身躯挺得笔直,但一见我母亲乘车驶过,便将刚刚点着的雪茄抛得远远的,摘下帽子向她致意),他那有分寸的谈吐......他尽可能不谈自己,而且时时寻找能使对方高兴的话题......以及其速度令人吃惊的回信.父亲刚寄出一封信就收到回信,父亲看见信封上德.诺布瓦先生的笔迹,第一个反应是莫非这两封信恰巧错过了.难道邮局对他特别优待,加班为他收发信吗?母亲赞叹他虽百事缠身,却复信迅速.虽交游甚广,但仍和蔼可亲.她没有想到这些"虽然"其实正是"因为",只是她未识别罢了,她没有想到(如同人们对老者的高龄.国王的不拘礼节.外省人的灵通信息感到吃惊一样)德.诺布瓦先生正是出于同一种习惯而既日理万机又复信迅速,既取悦于社交界又对我们和蔼可亲.再者,和所有过分谦虚的人一样,母亲的错误在于将与自己有关的事置于他人之下,即置于他人之外.她认为父亲这位朋友能即刻复信实属难能可贵,其实他每日写大量书信,这只是其中的一封,而她却将它视作大量信件中之例外.同样,她看不出德.诺布瓦先生来我家吃饭仅仅是他众多社交活动中之一项,因为她没想到大使昔日在外交活动中习惯于将应邀吃饭当作职责,习惯于表现出惯常的殷勤,如果要求他在我家一反常态地舍弃这种殷勤,那就未免太过分了.
德.诺布瓦先生第一次来家吃饭的那一年,我还常去香榭丽舍大街玩耍.这顿饭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因为那天下午我总算能看拉贝玛(拉贝玛与后文提到的贝玛大妈是同一个人.在某些人名字前加上"拉",是民间一种习俗用法.)主演的《菲德尔》(《菲德尔》,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剧作家拉辛的悲剧.)日场,还因为与德.诺布瓦先生的谈话使我骤然以新的方式感到:希尔贝特.斯万及她父母的一切在我心中所唤醒的感情与他们在其他任何人心中所引起的感情是多么地不同.
新年假期即将到来,我也日益无精打采,因为希尔贝特亲自告诉我在假期中我再见不到她,母亲大概注意到我的神气,想让我解解闷,有一天便对我说:"如果你仍然很想听拉贝玛的戏,我想父亲会同意的,外祖母可以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