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一)-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第二章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一)-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第二章


  星期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是在五月,每逢周末,我们吃罢晚饭便出门去参加"玛丽月"(玛丽是基督的母亲,每年8月15日为她的纪念日.)
的祈祷仪式.
  由于我们有时能遇到对"当今的思潮纵容青年不修边幅"颇持严厉态度的凡德伊先生,我的母亲总特别注意我的穿着.每次她必先审视一番之后,我们才去教堂.我记得我是在"玛丽月"开始爱上山楂花的.它不仅点缀教堂(那地方固然很神圣,但我们还有权进去),它还被供奉在祭台上,成为神圣仪式的一部分,同神圣融为一体.它那些林立在祭台上的枝柯组成庆典的花彩,盘旋在烛光和圣瓶之间;一层层绿叶象婀娜的花边衬托出花枝的俏丽,叶片之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一粒粒白得耀眼的花蕾,象拖在新娘身后长长的纱裙后襟上点缀的花点.但是,我只敢偷偷地看上一眼;我觉得这些辉煌的花彩生气蓬勃,仿佛是大自然亲手从枝叶间剪裁出来的,又给它配上洁白的蓓蕾,作为至高无上的点缀,使这种装饰既为群众所欣赏,又具备庄严神秘的意味.绿叶之上有几处花冠已在枝头争芳吐艳,而且漫不经心地托出一束雄蕊,象绾住最后一件转瞬即逝的首饰;一根根雄蕊细得好象纠结的蛛网,把整个花冠笼罩在轻丝柔纱之中.我的心追随着,模拟着花冠吐蕊的情状,由于它开得如此漫不经心,我把它想象成一位活泼而心野的白衣少女正眯着细眼在娇媚地摇晃着脑袋.
  凡德伊先生带着女儿坐到我们的旁边.他本是富裕门第出身,曾经当过我的两位姨祖母的钢琴老师,他在妻子死后得了一笔遗产,便退休住在贡布雷附近,是我们家的常客.可是后来由于他过分讲面子,用他的话来说,怕在我们家遇到"合乎时尚地同一位门第不当的女子结婚"的斯万,便不常来我们家了.我的母亲听说他也自己作曲,每当前去拜望时便客气地说,他应该给大家演奏几段他的大作.凡德伊先生或许对此很高兴,但是他太讲礼貌也太与人为善,简直谨慎得过了头;他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怕按自己的想法办会招人讨嫌,即使让人家猜出自己的意图,他也担心大家觉得他过于自私.我的父母拜望他的那一天,我也跟着去了.他们允许我在外面等候.因为凡德伊先生在蒙舒凡的房屋正处于我所呆的那个灌木丛生的小山头下面,我在的地点恰好同他们家三楼的客厅相齐,离窗户才五十厘米.当仆人通报我的父母来访时,我看见凡德伊先生忙把一首曲子放在钢琴上显眼的地方.但是当我的父母走进客厅,他却又把曲谱收了回来,塞到角落里去.他一定怕我的父母以为他之所以见到他们如此高兴只是为了可以给他们演奏自己的作品.每当我的母亲拜访他时重新怂恿他演奏自己的作品,他总要埋怨说:"不知道谁把这谱子放在钢琴上了,它本来没有放在这里."接着他就把话题转到与他关系不大的方面去.他唯一的激情是对女儿的疼爱.他的女儿长得象男孩子那么壮实,当父亲的却对她体贴入微,总要给她披上披肩之类的东西,唯恐她着凉,谁见到这种情景都不免要微笑的.我的外祖母提醒我们说:那位脸上布满雀斑的莽撞的女孩子,目光中往往流露出温柔.敏感.甚至羞怯的表情.她说话时自己也本着对方的精神来听,警惕自己的话里可能出现使人误会的言词.人们能象透过玻璃似的看到她那副假小子的"淘气"外表下,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一位楚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