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下)-第三卷-第七篇-进攻(草稿)-第二十一章
(1)围攻.封锁和包围敌人要塞的需要在大多数场合将随军队的前进而继续增加.仅仅这个原因造成的力量的削弱,对军队的当前状况就能够发生极大的影响,以致很容易就抵消了所有的利益.当然,现在人们已开始用很少的兵力封锁要塞,或用更少的兵力监视它;而敌人也必须派出守备部队防守这些要塞.虽然如此,要塞仍然是敌人很重要的安全保障.通常要塞的守备部队有半数是由非正规部队的人员所编成的.而进攻者要想封锁位于交通线附近的要塞,则必须能留下比守备部队多一倍的兵力,要想正式围攻某一个大要塞,或想使它断粮,就需用一个小小的军团.
(2)第二个原因,在敌国境内建立战区的必要性必然随军队的前进而不断增大.由此而引起力量的削弱,即便当时对军队的状况不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可长期下去对军队的状况会比第一个原因发生更大的影响.
在敌国国土上,只有用部队占领的地区才可看成是我们的战区,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我们不是在野外留有小部队,就是在最重要的城市中或在兵站上留有守备部队.无论我们留下的守备部队多么小,总会大大地削弱我们的军队,不过这种削弱还是最次要的.
每支军队都有战略翼侧(指自己交通线两侧的地方),由于敌人的军队也会有战略翼侧,所以翼侧并不是我们明显的弱点.可是只有当我们在本国时情况才是这样.一旦进入敌国,翼侧这个弱点就显著了.因为在交通线很长而又很少或根本没掩护的情况下,敌人对我翼侧进行的最小的行动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并且在敌人的国土上,到处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行动.
前进得越远,战略翼侧就越长,由此而产生的危险也就越大,这是因为不但这种翼侧很难掩护,且我方交通线很长又没有安全保障,就更能使敌人敢于采取进攻行动,同时,我方在退却时如果丧失交通线,可能产生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所有这一切都会令前进中的军队每前进一步都增加一种新的负担,因此,假如它开始进攻时没有占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就会觉得自己的计划越来越受到了阻碍,进攻力量越来越弱,最后,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全与忧虑.
(3)第三个原因是,军队同补充来源地的距离随着军队的前进而增加.一支出征的军队就如同是灯上的火苗一样,灯油越少,离火苗越远,火苗就越小,一直小到完全熄灭.
当然,有了被占领地区的财富,这个祸害可以大大减轻,可不能完全消除,因为有许多东西,例如兵员,必须由本国补充,并且在一般情况下,由敌国提供的供应总不如本国提供的迅速和可靠.另外,意外的需要也不能够很快得到满足,各种误解和错误也不能及早地发现和得到纠正.
如果一国的君主不亲自指挥军队,并且也不在军队附近,那么请示.报告所造成的时间损失也是一个新的.很大的不利,因为统帅的权限再大,也不能单独处理他广阔活动范围内的全部问题.
(4)政治结合关系的变化.如果胜利在这方面引起的变化对胜利者不利,那么不利的程度同胜利者前进的程度大体上成正比;假如这种变化对胜利者有利,那有利的程度同前进的程度同样地大体上成正比.在这方面,一切与现存的政治结合关系.利害关系.习惯.方针等有关,同君主.大巨.宠臣和情妇等有关.通常也只能这样说,当大国战败时,它的小同盟国通常很快就会同它脱离关系,所以胜利者必将随着每个战斗而越来越强大.可是,如果战败的国家是小国,那当它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很快就会有许多国家自愿做它的保护者,有些曾帮助胜利者打击这个小国的国家,如果认为这样做太过分时,反过来也许可能帮助这个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