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三十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三十章


    我们上面谈的是战略机动的一般特性.如今,我们还要谈谈战略机动对作战的一种特殊影响,也就是说,它常常让军队离开主要道路与城镇,开往遥远的或者至少是不重要的地方.当临时发生和马上就消失的微小利益成为行动的动机时,国家的总的方针对作战的影响便会减弱.因此我们看到,军队常常开到从战争的重大而又简单的需要来说决不应该开去的地方,因此,战争过程中的个别情况的改变和变化在这里比在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要大很多.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七年战争中的最后五次战局.尽管当时总的形势没有变化,但是每一次战局都有所不同,仔细观察一下便可以看到,在这几次战局中,尽管联军的进攻意图比过去战争中的大多数战局都强得多,但是同一个措施没有采用过两次.
    我们在不求大规模决战的战区防御这一章中,指出了军事行动的一些手段,还有这些手段的内在联系.条件和特征,关于它们的具体措施,在前面也已经较详细地谈过了.现在的问题是,对这些不同的手段能否提出概括整体的规则.原则和方法?我们的回答是,假如我们从历史上来看,那么从变化无常的一些形式中是不可能找到这些东西的,对具有变化多端的.多种多样的性质的整体来说,除依靠经验之外,我们认为几乎是不存在任何其他理论法则的.追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不但简单得多,而且也更加合乎自然,这种战争更不受内在矛盾的约束,它更加客观,更受内在必然性法则的支配,所以人们可以合理地规定它的形式和法则.而对不求决战的战争来说,要作到这一点困难却非常多.甚至在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形成的大规模作战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标洛的基地宽度和约米尼的内线配置,假如用到战区防御上,经验也会告诉我们它们在任何地方都是行不通的和没有作用的.但是作为纯粹的形式,这两个基本原则在这儿应该是最有用的,因为行动的时间越长,空间越大,形式也就越有用,也就必然越比对结果有影响的其他原因占优势.可是,我们看到,它们只不过是事物的个别方面,它们决不会带来决定性的利益.手段和当时条件的特点必然拥有打破一般原则的作用,这是非常明显的.假如说道恩元帅的特征是善于作宽正面的配置和慎重地选择阵地,那么腓特烈大帝的特点则是经常集中主力,紧紧靠近敌人,以便见机行动.这两个人的特点不但产生于他们的军队的素质,并且也产生于他们所具备的条件.一个国王比一个要对上面负责的统帅更容易见机行事.在这儿我们还要再一次强调,批判者没有权利认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作风和方法有高低上下之分,不能认为它们之间有从属关系.这些不一样的作风和办法全是平等的,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断定它们的使用价值.
    我们并不打算在这儿一一列举由于国家.军队和各种情况的特点可能产生的这些不同作风和方法.至于它们的影响,我们在前面已经一般地谈过了.
    所以,我们承认在本章中无法提出规则.原则和方法来,因为历史没有给我们提供这些东西,在每一个具体场合,我们几乎都碰见一些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有时甚至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从这一方面来研究历史并不是没有益处的,在没有体系和没有真理机器的地方也是有真理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用熟练的判断与从长期经验中得来的敏锐感觉才能够认识这一真理.历史在这一方面虽然没有提出任何公式,可是,像在其他场合一样,却给判断提供了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