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四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十四章


    由此能够清楚地看到,军队给养问题对作战的方向和形式和对战区和交通线的选择是有普遍影响的.
    至于这种影响的范围有多大,筹备给养的难或易对作战能起多大的影响,当然取决于进行战争的方式.假如战争是按其固有的精神进行的,也就是说,战争要素发挥了它不可抑制的威力,双方迫切地要求和需要进行战斗和决定胜负,那么,军队的给养虽然重要,也是从属的问题.可是,假如双方形成均势,双方军队多年来只在同一地区进进退退,那么,给养往往就成为主要的问题了,统帅变为军需官,指挥作战就变成管理辎重队.
    这样,什么事情在很多战局中,也没有做,任何目的也没有达到,白白地浪费了各种力量,而把一切归咎于给养品的缺乏.但拿破仑却与此相反,他经常说:不要和我谈论给养问题!
    当然,这位统帅在俄国战局中的作法清楚地表明,人们或许过分忽视给养问题.虽然他的整个战局不只是由于给养缺乏而失败的(因为这毕竟只是一种猜测),但是,他的军队在前进时之所以遭到惊人的损耗,在退却时几乎遭到彻底毁灭,无疑是由于他忽视了给养.
    尽管人们不能否认拿破仑是一个常常敢于走向疯狂的极端的狂热的赌徒,可是,仍然可以说,是他以及在他以前的一些革命军的统帅,在给养问题上摒弃了顽固的偏见,是他们指出了给养问题只应当看作是一个条件,决不应该看作是目的.
    在战争中,缺乏给养同劳累.危险一样,统帅在这方面对军队的要求是没有固定界限的.一个性格刚强的统帅比一个柔弱而重感情的统帅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不同的军队因为士兵的意志和力量不同(这取决于战争锻炼.武德及对统帅的信赖和爱戴,或对祖国事业的热忱),承受这些要求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可是,下列这一点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提出:不管给养缺乏和困苦多么严重,永远只应该看作是暂时的现象,今后给养必然会转变得充足起来,甚至,总有一天会绰绰有余的.假如我们想到,成千上万的士兵,穿得破破烂烂,背着三四十磅重的行李,不管天气和道路的好坏,成天拖着疲乏不堪的脚步行军,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置之度外,而且为之得到的只不过是吃不饱的一点干面包,难道世间还有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事吗?人们即使知道,这在战争中是屡见不鲜的,但其实却几乎不能理解,这种情况为什么往往不会引起意志消沉和力量衰竭,为什么单靠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理想就能够长久地激发和支持这样不停懈的努力.
     凡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要求士兵忍受给养上的极大缺乏的人,不管是出于感情或者是出于理智,随时随刻都应该想到,有机会时要给他们相应的报酬.
    现在我们还应谈一谈给养在进攻和防御中的区别的问题.
    防御者在防御中可以不断地利用事先为军队的给养所做的各种准备.因而,防御者不会缺乏给养,在自己国土上这一点十分明显,在敌人国土上也是如此.但是,进攻者却不是这样,他远离给养基地,只要他继续前进,甚至在停止时的最初几个星期内,他每天都必须筹划必要的给养,很少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感到缺乏或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