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战斗队形,就是为了将各兵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而进行的区分.编组以及它们的配置形式,这种区分.编组和配置形式是军队在整个战局以及战争中务必遵循的标准.
所以,战斗队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一个算术要素和一个几何要素(即区分和配置)构成的.区分是按照军队平时的固定编制进行的,它以步兵营.骑兵连.骑兵团和炮兵连这样的部分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将它们编组成更大的单位,甚至直至整体.同样,配置是按照平时用来教育和训练军队的基本战术(应该看作是战时也不会有根本改变的军队的一种特性)进行的,它结合战争中大规模地运用军队的种种条件,一般地规定出军队进行战斗部署时应当遵循的标准.
过去大部队开赴战场时都是如此,有些时期甚至还把这种形式看作是战斗的最主要的部分.
十七和十八世纪,火器的改进让步兵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使步兵在作战时列成纵深很浅的长横队.当时,战斗队形虽然因此变得简单了,可编组这种队形却更困难而且需要更多的技巧了.骑兵除了配置在受不到射击并还能有活动余地的两翼外,还没有别的配置方法,所以战斗队形经常让军队成为一个完整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的军队,只要在中间被截断,就会跟一条被切断的蚯蚓一样,尽管两头还活着,还能活动,但已丧失了原有的机能.因此,军队受整体的束缚,如果要让某些部分单独配置,每次都必须重新进行小规模的编组工作.一个军队行军时,就好像处于无规则状态.如果敌人离得很近,就必须用高超的技巧组织行军,以便某一线或某一翼能够一直同另一线或另一翼保持不太远的距离而越过一切险阻.这种行军通常是偷偷地进行的,而且只有在敌人也同样受这种约束的情况下,才能不受惩罚.
所以,到了十八世纪下半期,人们想出了把骑兵配置在军队后面的办法,这样配置的骑兵象配置在两翼一样,同样能够很好地掩护两翼,并且除了能同敌人的骑兵单独进行战斗外,还可以完成其他任务,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的进步.这样一来,在整个正面,也就是在阵地的整个宽度上的军队,就完全由相同的部队组成,因此可以将它任意分成几个部分,而且每个部分同其他部分以及同整体都很相近.于是军队不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一个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了,所以伸屈自如,显得灵活了.各部分可以毫无困难地从整体中分割出去并再回到整体中来,而战斗队形一直不变.这样,就产生了由各兵种组成的部分,也就是说,人们在很早之前就感受到的这种需要变成了现实.
很自然,所有这一切都是从会战的需要出发的.以前,会战就是整个战争,而且将来会战也永远是战争的主要部分.但是通常说来,战斗队形更多地归属于战术而不属于战略.我们之所以谈到这种变化情况,只是想说明,通过把大的整体分为小的整体,战术是怎样为战略作准备的.
军队的兵力越大,分布的空间越广阔,它的各部分的作用越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战略的作用就越大.这样一来,据我们的定义所说的战斗队形就必定会同战略发生某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战术同战略的衔接点上,也即表现在军队由一般配置转换为战斗的特殊配置的那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