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第一卷-第四篇-战斗-第十二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上)-第一卷-第四篇-战斗-第十二章

    第二种办法是加速退却.但这刚好是胜利者所希望的;而且这种退却很容易使部队过度劳累,使大批人员掉队,使各种车辆和火炮丢失加上损坏,因而造成莫大的损失.

    第三种办法是躲开敌人,绕过容易被对方截断的地点,离开敌人尽量远些,比较轻松地行军,从而能够避免一些匆忙退却时的不利情况.这是三种办法中的下策,它常常象一个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又欠下一笔新债一样,只会导致更为狼狈的局面.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这个方法还是有效的,甚至有时还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有成功的先例.然而一般地说来,人们采取这种办法事实上大多不是由于相信这种办法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达到目的,更多的是由于别的令人难以忍容的理由,即骇怕同敌人进行真正的战斗.骇怕同敌人进行真正的战斗的统帅真是可怜啊!不论军队的精神力量受到多大的挫折,不管对自己同敌人遭遇时在精神力量方面将处于劣势的担心是多么正确,胆小怕事,回避与敌人战斗,只能对自己更加不利.如果拿破仑在1813年回避哈瑙会战而在曼海姆或科布伦次渡过莱茵河,那么,他甚而不能象在哈瑙会战后那样把三.四万人带过莱茵河了.这说明,利用防御的有利地形,失败者能周密地准备和谨慎地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只有通过这些战斗才能使军队的精神力量再振奋起来.
    在这里,哪怕是最微小的成果也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利效果.然而,对大多数的指挥官来说,要想作这种尝试必须克制自己的疑虑,而避开敌人,乍看起来却似乎容易得多,因而人们往往愿意避开敌人.但,失败者避开敌人恰好最能帮助胜利者达到目的,而使自己彻底失败.但是,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是指整个军队而言,至于一支被截断的部队企图通过一段弯路重新同其余部队会合,那是另一回事.因为,后一种情况是不同的,并且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少见.
    这种奔向同一目标的竞赛需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追击者要有一支部队紧跟在退却者的后面,收集一切被遗弃的东西,并且要使退却者常常感到敌人就在后面.布留赫尔从滑铁卢到巴黎追击法军的一段行军中,别的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唯有这一点没有做到.
    当然这样的追击也同时会使追击者本身受到削弱.假如失败的敌军可能被另一支强大的军队所收容,或者率领它的是一位优秀的统帅,而追击者自己尚未充分作好消灭敌人的准备,那么,是不宜使用这种方法追击的.但如果情况容许的话,这种手段却能象一部大机器那样发挥作用.在这样的追击下,失败的军队的损失会随着伤员和掉队的士兵的增多而增加,士兵会时时担心被消灭而士气低落,以致差不多不能再进行真正的抵抗.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都会不战而成追兵的俘虏.胜利者在这种十分幸运的时刻,用不着害怕分散兵力,能够尽量把他的军队都投入这个旋涡,截击敌人单个的部队,攻占敌人未及防守的要塞,占领大城市等等.在出现新情况之前,他能为所欲为,他越是敢作敢为,新的情况就会出现得越迟.
    通过巨大的胜利和出色的追击而取得辉煌战果的例子在拿破仑的战争中,是较多的.我们只需回忆一下耶纳会战.勒根斯堡会战.来比锡会战和滑铁卢会战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