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第一卷-第四篇-战斗-第四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上)-第一卷-第四篇-战斗-第四章


    因此,地区的丧失和预备队的缺乏常常是决定退却的两个主要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决不想否认或者忽视其他原因,比如各部队的联系和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等等.
    所以,任何战斗都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流血的方式和破坏的方式进行的较量.最终谁在这两方面剩余的力量越多,谁就是胜利者.
    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原因.胜负决定后,精神力量的损失还在继续,直到整个行动结束时才达到顶点.因此,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得到这种利益恰恰是战斗的真正目的.军队一旦队形混乱,行动不能协调,那么个别部队的抵抗往往就是徒劳无益的了.整个军队的勇气受到了挫折,本来那种不顾危险地力争得失的紧张情绪就会松弛下来,这时,危险对大多数人来说更不能激发勇气,反而仅象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因此,如果军队一旦看到敌人取得胜利,他们的力量就会遭到削弱,他们的锐气就会受到挫伤,他们就再也不能依赖危险激发自己的勇气来解除危险了.
    胜利者必须利用这个时机,以便使自己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真正的利益.只有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确实可靠的,因为失败者的精神力量能渐渐恢复起来,队形能重新建立起来,勇气也能再度高涨.然而胜利者在精神方面取得的优势在多数情况下却只有极小一部分可以保留下来,有时甚而连极小一部分也不能保留下来.在极个别情况下,由于失败者抱有复仇心和更加强烈的敌忾心,对胜利者来说相反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精神效果.与此相反,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敌人火炮等方面,胜利者所获得的利益却永远不会从账本中一笔勾销.
    会战过程中的损失主要是人员伤亡,而其间的损失却主要是火炮的丢失和人员的被俘.前一种损失对胜败双方来说都是存在的,只是数量不同罢了;后一种损失却不是这样,通常只是失败的一方才有这种损失,起码失败一方的这种损失要大得多.
    因此,缴获的火炮和俘获的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被看作是真正的战利品,而且又被当作是度量胜利的尺度,因为根据这一切可以准确无误地看出胜利的大小.甚而胜利者精神优势的大小,从这方面看也比从其他方面看更为明显,尤其是把它同伤亡人数对比着看,就更为明显.所以,俘获人员和缴获的火炮的数量也是产生精神效果的一种新力量.
    我们曾经说过,在战斗过程中和在战斗后的退却中受到挫伤的精神力量是能逐渐恢复的,有时甚至可以不留下一丝痕迹.但这只不过是就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说的,至于整体中的大部分,却很少能这样.对军队的大部分来说还有这样的可能,但对军队所属的国家和政府来说,却极少.甚而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可能.在政府和国家里,人们判断问题时是从较高的角度出发的,作出评断时个人的偏见较少,根据敌人夺得的战利品的数量,及把这些战利品同伤亡人数作对比,很容易看出自己军队软弱无力的程度.
    总之,虽然精神力量的削弱是没有绝对价值的,并且也不一定能在最后的战果中表现出来,精神力量受到削弱有时可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以不可抗拒之势压倒一切,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对此有所忽略.因此,削弱敌人的精神力量也常常可以成为军事行动的巨大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其他的地方论述.但在这儿,我们还必须考察一下它的几个基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