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第一卷-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上)-第一卷-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章


    在整个战争领域中四处都可看到的进攻和防御的差别,其根源就在此.但是,我们在这里还不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而只想说明:这种消极意图本身就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和比较强的作战形式,有助于实现这种意图,获胜的把握和胜利的大小之间哲学上的力学定律就体现在这种意图里.所有这一切我们今后还要研究.
    假使消极意图(即集中一切力量进行单纯抵抗)能够带来有利的斗争条件,并且这种优越性大到足以抵销敌人占有的优势,那么只通过持久的作战,就足以使敌人力量的消耗逐渐增加,以致他的政治目的即使达到了,也抵不上付出的代价,因而只得放弃这个政治目的.可见,这种疲惫敌人的方法是弱者抵抗强者时大都会采用的方法.
    在七年战争中,腓特烈大帝原本是不能击败奥地利帝国的,并且,假使他企图象查理十二那样行事,就肯定会一败涂地.但是他天才地运用了合理使用兵力的巧妙方式,使联合起来同他为敌的列强在七年中看到力量的消耗大大超过当初设想的程度,于是只好同他媾和.
    可见,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只限于打垮敌人.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人地区.单纯占据敌人地区.单纯入侵敌人地区.采用直接同政治有关的措施和单纯等待敌人的进攻等都是方法,这些方法的每一种都可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一种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举出一系列达到目标的捷径,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因人而异的方法.在人类交往的哪一个领域中不闪现着超越一切物的关系的个人特点的火花呢?在战争中,个人的特点无论在政府中还是在战场上都起着很重大的作用,因而,更是不会没有这种火花的.这里我们只想指出存在着这些方法,因为要想将它们分类,那是书呆子的作法.因为有了这些方法,我们说,可以用来达到目标的方法是无穷尽的.
    为了不致将这些能达到目标的捷径估计过低,既不认为它们在作战中造成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也不把它们仅看成是极少的例外,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引起战争的政治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我们必须看到,争取国家生存的殊死的战争,同因为有强迫结成的同盟或行将瓦解的同盟而勉强履行义务的战争之间,是有十分大距离的.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战争之间存在无数种类的战争.假设我们有权在理论上否定其中的某一种,那么就有权将它们全部否定,这就是完全无视现实世界.
    以上我们一般地论述了人们在战争中追求的目的,现在我们来谈一下手段.
    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斗争.不论斗争同粗暴的发泄.仇恨的搏斗怎样不同,不论斗争的形式多么繁多,也不论在斗争中夹杂着多少本身不算是斗争的活动,可战争中产生的一切效果都必然来源于斗争,这一点一直是战争这个概念所固有的.
    即便在极为错综复杂的现实中,也永远是这样,这一点很好证明.战争中所产生的全部都是通过军队体现出来的.哪里使用军队,即使用武装起来的人们,那里就肯定有斗争这一概念为基础.
    因此,同军队有关的一切,即同军队的建立.维持和使用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军事活动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