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行。皇帝陵、皇后陵里宝贝多,这谁都清楚,可明楼宝顶,规模太大,巨石暗券,灌浆箍铁,工程坚固,就咱这几个人,累死也弄不开……”
“咱甭扯别的,就说‘妃陵’。”鄂士臣截断关友仁的话,开门见山地说:“老李的话有道理。‘妃陵’工程量小,有三五夜就能挖开,拿走宝贝就了事,容易见效。干这事,要的是速战速决,最忌夜长梦多,贪大误时。我看就这么定了,先找个妃子陵干一回,以后再慢慢来,能弄开取宝的陵,一个也不放过!”
众人同声附和,决定先挖妃陵,但西陵内三座妃陵,还需选择。
昏暗的油灯下,八条梦想发大财的恶汉,脑袋凑到一堆儿,叽叽咕咕地密谋策划了半宿。
他们根据各陵的地理位置,来推测盗陵过程中的凶险程度。最后一致认为,尽量不要节外生枝,以免惹出祸端来。慕东陵、昌妃陵位置靠西,距八路军的驻地较近,盗掘这两座陵中的哪一座都容易暴露目标,凶多吉少。泰妃陵呢,离村庄较近,人迹多,也容易被发现,不太保险;而且泰妃陵寝内早已被盗过,再花大力气去挖掘搜寻,得不偿失,没有太大油水。还有位置靠北的岳各庄等地的王爷陵,地下宝物虽不及皇帝后妃诸陵的多,但比较好盗掘。问题是那一带是以高洪飞为头子的土匪“武装活动”的地盘,这帮人心狠手辣,为富不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不打劫才怪!八个人议论来,商量去,最终将目标集中在崇妃园寝中的珍妃墓。理由是:崇妃园寝距村庄较远,不易被发现,比较安全。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生前最不得意,死后入葬的规格却很高,随葬的珍宝肯定不少,进行盗掘容易发横财。提心吊胆,费尽心机,得上仨瓜俩枣的,不值!要干就得找个既保险又来财的干!
经过精心谋划以后,八个人分头去做准备活动。鄂士臣与关友仁装扮成搭伴打柴的人,去探查出入珍妃墓的路径。下岭村的张××探亲访友,找来了三支枪:一支是广造六轮手枪,一支是“独一撅”,一支是长枪。荆柯山村那个人自己带来了一支枪。众人又共同想办法凑了20多发子弹。武器虽不多也不精良,但用来壮壮声势,放个枪响吓唬人也差不多够用了。‘枪是人的胆’,八个人顿觉信心倍增。盗墓行家李纪光弄来一根两丈多长的木杆子,杆子的头上安有一个“八”字形的腿,杆身上等距离地钉有许多根短木棍,俗称“蜈蚣梯子”,专门用来越墙、上脊、入洞、下地宫,使用起来异常方便。另外,众人还准备了铁镐、铁锨、手锯、钢钎等掘土、起砖的工具。一切准备停当,这伙人便分散隐蔽起来,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单等鄂、关二人把路径摸清探明,便可向崇妃园寝珍妃墓进发了。
夜盗珍妃墓(3)
惊险的第一夜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这八个人在凤凰台村聚齐出发了。鄂士臣领前,关友仁殿后,越过村北小山,横穿马路,顺着东山坡,通过崇妃园寝前的石桥,悄悄地逼近了护陵老人居住的东班房。
四下一片漆黑,只有东班房破旧的窗口闪着昏暗的灯光,荒野空园,万籁俱寂。这时,不知是谁憋不住,咳嗽了一声,“汪汪”的犬吠立即应声而起,看陵的大黄狗吼叫着向这群人扑过来。八个盗墓者原本神情紧张,惟恐弄出声来暴露了行迹,遇此情况不免张惶失措。那个荆柯山村来的人由于过于紧张,手脚竟不听使唤,抠动了扳机,“叭”地一声走了火。突如其来的枪声,在沉寂的黑夜中显得格外响亮,惊得几个盗墓者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吓得那条大黄狗猛地收住狂吠,夹着尾巴逃走了。鄂士臣一个箭步来到窗前,捅破窗纸一看,只见看陵老人用后背顶着紧闭的门板,全身像筛糠似地抖成一团。关友仁生怕这枪声闯出祸来,当机立断,忙派两个人硬闯进屋。只听得“咣当”一声,门开了,看陵老人跌倒在地上。
“实不相瞒,我们是盗陵的!”李纪光用枪口对准白发苍苍的老人,直截了当地说,“请给个方便,胆敢声张就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