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盛世的开创者

儿童资源网

唐太宗:盛世的开创者

  6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当时的唐制规定,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十八岁以上高大健壮的也可以点兵,并得到唐太宗的同意。魏征却驳回了诏令三四次,不肯签发。唐太宗大怒,召见他质问。魏征说:“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就几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确实是错了。”太宗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627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公元628年,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儿,非常漂亮,特别英武,唐太宗整天让鹞鹰站在自己手臂上,爱之如珍宝。有一天,唐太宗正耍着鹞鹰玩儿呢,忽然看见魏征走了过来。唐太宗赶忙将鹞鹰藏在怀里,不想让魏征看见。其实魏征早已看见,但他不动声色,走到皇上跟前,作揖问安之后,就滔滔不绝地向皇帝汇报起一件一件的或大或小的事件来,唐太宗虽然觉得平时能言善辩的魏征今天似乎变得有些迂腐、唠叨,甚至有点婆婆妈妈的,但是他毕竟是自己一贯尊重严敬的大臣,总不能不让他把话说完吧。可是等魏征把话说完,作揖走开,唐太宗再看他的鸟儿,早憋死怀中,这时唐太宗才明白魏征装憨的目了。

  越王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生的小儿子,风姿秀美,聪明绝伦,唐太宗特别宠爱。有人跑到唐太宗面前告状,说,朝中三品以上的老臣都没把越王当回事,认为越王长在深宫,不识创业艰难,不知民间疾苦,整天吃喝玩乐,不会有什么出息……唐太宗听了,勃然大怒,立即传旨:京中三品以上大员到齐政殿听宣。唐太宗怒气冲冲地来到齐政殿,扫了一眼满朝文武,压着满腔的怒火说:“我有几句话,想向你们这些达官贵人们讨教。以前天子,就是天子,今日天子,就不是天子了吗?以前天子儿,就是天子儿,今日天子儿,就不是天子儿了吗?远的不说,就说隋朝吧,那些王子皇孙,他们怕过谁?朝中公卿,他们想弄谁就弄谁,谁敢放个屁?现在好啦,我的儿子,我不许他们放纵横行,你们也就觉得好相处了,可以蔑视他们啦,是不是?要是有人生贱,我放纵一下,我的儿子未必学不会弄人?”大臣们吓得颤颤惊惊,作揖谢罪。这时魏征正了正朝冠,拉下脸来,说:“当今群臣,肯定不敢小瞧越王。话说回来,按照国家的规矩,大臣和皇子是平等的,臣子臣子就是这么说来的。皇上的大臣按说还应该排在诸侯王的前面。现在跪在皇上面前的三品以上大员,都是朝廷的公卿,皇上您都非常敬重,纵然小有不是,越王怎能代替皇上您来处罚大臣呢?当然就更不能随便折辱大臣。如果国家纪纲废坏,那时会发生什么事我不知道;如今圣明之时,越王岂得如此?隋朝不知礼仪,所以很快亡国,不可为法,亦何足道!”唐太宗听了魏征一席话,说:“我刚才发火,自以为有理,等听了魏征一席话,始觉大非道理。”赐魏征绢一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