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迷

儿童资源网

媳妇迷

  第二天,媳妇又气又羞,喝了卤水,死了。李其一下子出了名,还得了个外号——“媳妇迷”。

  出了名的李其再说媳妇就有些困难了,人家女方一听是个媳妇迷,就贵贱不谈了。就这样,李其一年比一年大,一晃就是几年。那时,一般的青年十八九岁就抱孩子,他二十老几了,还不知云里雾里……再这样等下去也是白搭,就一跺脚,闯了东北。

  这次东北也算没白闯,三年后回来,顺顺妥妥地说上了媳妇。

  当时东北客很吃香。农村姑娘找对象,就爱找闯东北的。东北客丑点不要紧,总比趴在家里扛锄头的强。山里人还为东北客编了几句顺口溜:留洋头,不戴帽;穿皮鞋,大步趫;镶金牙,自来笑;腰里有的是钞票……

  李其也帅起来了——“和尚头”变成了“洋头”,总是用右手一摸弄一摸弄的;左手夹着洋烟卷,时不时地抬起来,撸撸袖子,露出手腕上闪闪放光的手表;本来很整齐的牙也换上了两颗黄色的,见人就咧咧嘴;皮鞋锃亮锃亮的……

  村里人都觉得李其阔了,他自己也觉得阔了。朋友王明法问他:“大哥,这次回来好安典人口了。你打算要个什么样的?”他把头一仰:“要祝英台那样的!”祝英台什么样儿?谁也没见过,反正很俊。李其就想要个很俊的媳妇。王明法哈哈笑道:“那是,那是。”心里却说:“德性!穿了两件洋皮子不知姓什么好了!”

  李其是有点趾高气扬,还特地在老王三门前晃啊晃地走了好几趟。他要叫老王三看看他李其不是等闲之辈,他要叫老王三懊悔没让女儿跟他。他对着王三的门说: “王菊要是跟了我,老东西耽不了喝酒!”他还对王菊的小弟弟说:“你要是我的小舅子,手表我也让你戴几天滋滋(乐呵乐呵)!”老王三全家气得了不得,都咒骂他:“打八辈子光棍,说不上媳妇!”咒骂当然不顶用,李其很快就说上了媳妇。

  他回家的第三天,媒人就找上门来。媒人是王明法的姐姐,她已嫁到孙家庄了。她对李其说:“大兄弟不是要个祝英台那样的吗?我看那姑娘比祝英台还俊呢。”李其一听就笑咧了嘴:“是吗?谁家?”王明法他姐说:“大前天你回来的时候,不是在城里碰到了俺村一个老汉吗?就是他的闺女。”

  媳妇迷(5)

  李其一听,就想起来了。那天,他中午在县城下了汽车,找了家饭店,想吃点饭。要了两个炒菜,还没上来,就坐在桌边抽烟。不大会儿,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端了一碗水,也坐在了这桌边。

  老汉喝了口水,就从已经不现纱路的白包袱里摸出个煎饼,大嚼大咽地吃开了。李其问:“你就这样吃?”老汉抬头看了看李其,穿得人五人六的,不像个庄户人,就急忙端起那碗水,说:“我到那边吃,到那边吃。”

  李其一把拉住老汉,说:“大叔,坐,坐。我是说,你怎么不买碗菜?”

  “哦,哦。我有呢,有。”老汉放下碗,从包袱里掏出一块咸萝卜,“这就行。”

  李其笑了笑:“等会儿吃吧。”就招手向服务员要了两个菜。老汉不知李其有什么事,放下了手中的煎饼和咸萝卜,愣愣地看着他。李其递给老汉一支烟,问道:“大叔,哪个村的?”

  “嘿嘿,孙家庄,孙家庄。进城卖干柴了。嘿嘿。”老汉边用火镰打火,边恭敬地回答。

  一会儿,菜上来了。李其又去买了几斤馒头,对老汉说:“吃,吃。”老汉受宠若惊,又搓手,又扯胡子,就是不好意思摸馒头。李其硬把馒头塞进老汉手里,说: “不要见外,咱还是一个乡的邻居呢。”老汉拿着馒头,瞅着桌上的菜,咧着嘴道:“这太破费了!”他大约进城来卖一趟干柴的钱,比这几个菜钱多不了多少。庄户人弄几个钱不易,也就把钱看得尤其金贵,一分钱攥出汗来,有钱时也舍不得花。李其却满不在乎:“这算什么。”花这几个钱,他确实没放在心上。

  在外闯荡的人心胸宽,手丫子松,花钱不当回事儿。当然,李其腰里也确实有钱;要是没钱,也就没法慷慨了。他一边吃着,对老汉说:“东北,到底比咱家好挣钱。只要动动手,一天抓挠个三十二十的不成问题。”那时,猪肉才三四毛钱一斤,小麦一毛多钱一斤。十块钱就是大款子了。他说,他一个月能攒多少钱,一年能攒多少钱,三年共攒了多少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