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惊得目瞪口呆。他是个老实人,以为李其说的都是实话,其实李其是吹牛。李其听说,东北客回家说媳妇,必须学会吹,要能把虱子吹成大象。李其本来就不愁说话,闯荡了几年,更不怕说话害腰疼了。他指着桌上的小提包说:“银行叫我一下子提空了——嘿嘿。”又扒开青条绒外套,指着里面的夹袄,说:“这里用它当了棉花,铺了满满的一层,都是十元一张的。嘿嘿,这算是到了家了,我对你说实话。在外边可不敢这么说——财不露白嘛。咱是乡亲,我才对你说实话了,哈哈。”
媳妇迷(6)
李其把假话说得比真的还真。老汉问他有媳妇了没有。他又笑了笑,说:“我就是为了说媳妇才逼上东北的。我爹给我说了个,我没看中,不同意。他硬逼着我要,我一气之下,闯了东北。这次回来,可得自己挑挑拣拣——我爹给我去信说,他不逼我了,让我自己看着办。”
老汉又问,东北好搞对象吧。他说:“那里的姑娘送给咱,咱也不要。”
“咋?”老汉莫名其妙。他说:“咱看了就烦得慌——都别着烟袋呢。女人抽烟真烦人。可东北就这么个风俗,十八九的大姑娘叼烟袋——东北‘三大怪’嘛,这就是一怪。咱可不要那怪东西。我爹娘也不同意我在那里搞对象。我独苗一个,要是在那里成了亲,落了户,不苦了二老双亲了?谁伺候他们?我来信说,我不能那么办。可他们总是不放心,就怕我被人家留住了,一个劲儿地去信让我回来,说是家里好些给说媒的,让我回来自己定。我本来还没打算回来,我想干个三年二年再说,说媳妇急什么?哈哈哈……”
李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边说边吃,边吃边说。老汉洗耳恭听,深信不疑。不知老汉是被李其的一番话吸引了,还是被李其的一顿饭感动了,他要把女儿许给李其,麻利地就托来了媒人。
李其扭开锁,蹲在满是老鼠屎的地上,抱头痛哭起来……他孤零零一个人,成了彻底的光棍汉了
听了这番话,李其马上就跟着王明法他姐进了孙家庄。这时侯说亲,当婚的男女青年要对面相了。李其要亲自相相老汉的女儿,也让人家看看他。老汉的女儿着实很俊,眉眼端正,头发乌黑,肤色白白的,个子高高的……李其一下子就爱到心里去了。他坐在老汉家不想走,王明法他姐叫了五趟才叫出来。
老汉一家也比较满意。李其本来长得不错,穿戴得又好,更增添了几分成色。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赞不绝口,老汉家更是喜得了不得。只是老汉的女儿嫌李其年龄有点儿大。王明法他姐给压下了五岁,指天发誓说李其二十三岁,实实在在是二十三岁,不信可以去查听查听。老汉家信了王明法他姐的话,也就没再查听。这门亲事算是很容易地成了。李其腊月二十三回的家,二十九就订妥了。过了年,正月十六登了记。
那时候,说媳妇花不了几个钱。嫁妆都是女方陪送,这是老风俗。养闺女的吃亏,闺女多了光陪送就陪送穷了,闺女叫“赔钱货”。以后,人越来越精,越学越鬼,养闺女的不想赊本了,还要赚钱。这可就苦了养儿的了,小伙子成了“赔钱货”……李其他丈人家除了必要的彩礼,没过分的要求。李其觉着自己是个闯东北的,不多花几个过意不去,硬是给了老丈人二十块钱,买酒喝。他丈人喜得不得了。他又另给了媳妇二十块,让她自己买点零碎东西用。
媳妇迷(7)
李其给媳妇买的衣服也比人家多。那时条绒就是最好的布了,他一下子就给媳妇买了两身。他想着,不能让媳妇白投了他这个东北客呀!
李其还要把媳妇娶在新瓦房里。如今,农村要说媳妇,先得盖屋,新媳妇要娶在新房里。那时不大讲究,旧房一样能娶媳妇。但李其觉着自己家的两间屋又矮又小,不像话,手里又有钱,就决定盖新的,盖砖瓦房。当时,李家寨还没有一间瓦房。李其要在李家寨耸起第一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