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良心中一动,这十个字,倒是真的隐隐有些“反清复明”的意思在里面呢。
但十个字虽然在高芳先的大力按压之下缩进寸许,石壁上却并没有开启什么“宝藏之门’’,四周也不见有任何动静。三人微感失望,一时不知该再从何处入手。
突然,李先良发现石壁边沿原来那股汪汪流动的清泉不知何时断流不见了,棋盘石上那似有还无的“天籁梵音”也听不到了。三人顿时都紧张地屏住呼吸,不知这深山大涧将要发生什么。
大约过了一盏茶功夫,山涧石壁一侧两块不起眼的错掩岩石忽然左右缓缓分开,石壁上出现一个半人多高的涵洞。
李先良不禁击掌赞叹:数百年前古人便能够利用水压作动力,设计出如此的玄妙之门,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黄老先生,咱们且进去看看,令祖上都为我们留下了些什么样的奇珍异宝。”
于是高芳先拧开手电带头儿,黄子明居中,李先良殿后,三人次第躬身走进涵洞。
涵洞之内虽然阴寒,却并不潮湿,又有人工开凿的台阶,行走起来毫不费力。三人小心翼翼上了太约七八十级台阶,眼前突然豁然开朗!
原来,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几米见方的空阔石室。石室的壁上,分别有一尺见方的几个窗户,东南海风由窗户吹进来,石室之内极是洁净干爽。
高芳先兴奋地说:“没想到大崂山还有这样的洞天福地!李市长,如果把市政府搬来这里办公,就是鬼子到了眼皮底下也发现不了我们。”
李先良却哂笑道:“高总队你以为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已经进入了山涧上面那巨大的石棺之内了。想当年归元道人为了把继承自王重阳的财宝藏在这石棺里面,真是煞费心机!”
可偌大的石室空荡荡的,哪有什么富可敌国的宝藏!想必当年即墨黄氏经过建华严寺资助反清志士应付黄培“文狱之变”等一系列大事之后,那批藏宝早己花费殆尽。
“你们快来看这里!”忽然黄老先生惊呼一声,李高二人这才发现,石室的旁边还有一个稍小一些的石室,里面或坐或卧着四具干尸。四具干尸除了年老干瘦的光头和尚手捻佛珠安详端坐之外,另外三具则或仰或伏,面目极是恐怖。其中一个似乎临终前自己咬破食指,在地上用血写下了“以佛恩济,有心尽生”八个字。
“以佛恩济,有心尽生”?这人临死时候为什么要写下这两句话呢?李先良分别察看了四具干尸沉思良久,对黄子明说:“这端坐的和尚手中佛珠刻有‘善和’二字,大概就是华严寺的第三代主持善和法师了。如果说这个人是善和也即栖霞于七,那么,另外三具大约就是清朝康熙八年失踪的姜元衡、金桓和杨万晓三人了!善和法师以年迈之身,尚能把这三人骗进石棺,为令族封岳公报得大仇,真义士也!”
黄子明老先生便跪倒在那和尚干尸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身不住摇头叹息。虽说这三个与家族有血海深仇之人的死可谓报应不爽,遥想他们被关在这与世隔绝地方等死的那份绝望,暗道善和法师不愧杀人如麻的江湖人出身,好冷酷的心肠!
突然,石室之内又响起清脆而舒缓的琴韵梵音。如果说以前在棋盘石上倾听梵音隐隐约约让人怀疑是一种幻觉,那现在在这地方倾听,却是清晰可辨,如在身旁演奏一般。
难道这封闭数百年的石棺之内竟还有人生存?李高黄三人一时间恍惚如在梦中,都听得痴了。
李先良最先醒悟过来,去石室外面看那人工挖掘的长短深浅不一的石槽流水,以及石槽上面下滴的山泉,缓缓点头道:“怪不得紫桓道长说世间万物,皆有乐性。瓦石草木,亦可弦鸣。原来这数百年‘天籁梵音’,竟是利用水流石槽的缓急阔窄,巧妙形成宫、商、角、征、羽五音。崂山释道之乐,真是博大精深啊!”
黄子明老先生闭目倾听了一会儿道:“这水琴流滴出的梵乐怎么如此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