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旧事

儿童资源网

古城旧事

  那晚的大轴戏是高入云的《辕门斩子》。大轴戏就是最后一出戏,倒数第二出戏叫压轴戏,压轴戏的前一出戏叫中轴戏。扮演杨六郎的高入云,先登场,一开口便是“碰头彩”。接下来上场的是小李子扮演的焦赞,他在后台正与人扯淡,闻声而出,竟忘记挂须了。这可是个大漏子,台下正要起哄,高入云佯装怒态,念道:“小儿,你父亲哪里去了,快快与我唤来。”焦赞忙下去了,挂上胡须再回到台上,台下便大声喝彩。

  散戏后,龙头大爷专到后台来,拱拱手,高声说:“大老板,你艺高一筹,佩服。我再赏大洋三百!”

  戏班里还有个唱老生的年轻人,叫小马,嗓子又高又亮,扮相也漂亮,对一些唱工重的戏特别舍得卖力气。他喜欢唱《洪羊洞》,饰杨六郎。每次演这出戏,高入云总会守在幕旁细看细听。一些后台人员也挤在他身边,想听听他的高见。

  古城旧事(6)

  这一晚,县长陪同省府的要员,坐在第一排看戏。

  戏演到高潮处,杨六郎惊闻孟良、焦赞的噩耗,哀悼呕血,病势加重,与八贤王和母亲诀别而死。死前,有一大段唱腔,小马为得彩,铆足了劲唱,一波三折,用的都是高嗓。

  高入云轻叹一声:“这杨六郎怎么死得了?”

  台下没有喝彩声,静若坟场。

  在后台,小马茫然不解地问高入云是怎么回事?

  高入云说:“你只顾卖嗓子,杨六郎快死了,还使高音、拉长腔,懂戏的人还会叫好吗?”

  小马脸红了,忙说:“大老板,您给我点拨点拨。”

  “按理说,你唱到‘万事休’的‘休’字时,要同病死人的提气一样,向里吸的气不如向外抽的气多,要有气息奄奄的意思。等唱到‘去见先人’四字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断续念出,也就无所谓行腔使调了。”

  小马恭恭敬敬地向高入云鞠了一躬,说:“谢大老板不吝赐教。”

  高入云总是提心吊胆地关注唱雉尾生的年轻人徐小方。

  在小生这一行中,有扇子生、唱工生、雉尾生。雉尾生就是头戴翎子的小生,像《镇澶州》中的杨再兴,《八大锤》中的陆文龙,三国戏中的周瑜。圈内人说,雉尾生最难扮演的角,要首推周瑜。

  徐小方自小坐科,习的是雉尾生,长得不但英俊漂亮,嗓子又尖、亮、脆、醇。他演的周瑜,首先具有“富贵英雄美少年”的气概,再加以儒雅风流潇洒自若的神情,而吐属隽雅,散发出书卷气,非得胸有文墨,昆乱兼擅,否则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他耍翎子的功夫,更经苦练而成,不但耍得美观,而且可以用翎子表现内心的情感。

  他演《群英会》中周瑜打黄盖那一折,孔明不但不劝阻,反而稳坐一旁悠然自斟自饮。周瑜便知苦肉计已被识破,对孔明又妒又恨,顿时脸色发白,二目直竖,头虽纹丝不动,而头上的两根翎子却刷刷作响,而且响声震耳。于是,台下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徐小方才二十八岁,出身苦人家,能崭露头角不易。那时候出名的角,也容易沾染环毛病。像徐小方这样齐楚的人物,有钱人家的小姐、太太发疯似的来捧他、宠他、诱他,他居然顺水推舟地入套,绯闻时或有之。

  高入云背着人说过他,他当面也认错,可过后又重蹈覆辙,乐不思蜀。

  徐小方和一个有权有势的豪门小老婆花一枝好上了。没有不透风的墙,花一枝的老丈夫收买了一帮流氓地痞,准备徐小方在台上演戏,花一枝得意忘形地叫好,并往台上扔银洋时,一齐动手砸场子、打人。

  古城旧事(7)

  高入云人缘关系好,有人把消息透给了他。他想在晚上演出前,和徐小方打个招呼,可就是找不到人。

  这晚的大轴戏虽名叫《三国志》,其实是此中的一折,共三个演员,高入云饰孔明,徐小方饰周瑜,还有一个老生演员饰鲁肃。

  到子夜时,大轴戏的开场锣鼓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