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声音,孟宪臣、孟宪有兄弟判断出了救援团队出现错误改换路线的情况。这时候哥哥孟宪臣果断提出,放弃原来的挖掘路线,选择离坍塌地点更近的地方重新开凿一条通道。
兄弟俩的第二条通道也是迎着声音开凿的。开凿的过程中,兄弟俩激动不已,心“怦怦”直跳,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因为他们听到声音越来越近,最后,他们凭感觉,估计只有四五米就能接上头了。
只有四五米了,救援队开凿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生的希望似乎也正向他们kao近。可就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开凿的声音神秘地消失了,生还的大门在即将打开之际,突然关上了。
刚开始,兄弟俩还不敢也不愿意往坏处想,他们一直互相鼓励、互相安慰,说是工友们可能累了,在换班休息一会儿,或者去吃饭了,马上就会回来的。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兄弟俩再也没有听到任何声音,矿井里一片死寂,他们甚至可以隐约听到死神逼近的脚步。他们断定自己百分之百是要成为房山的鬼了。这时候是兄弟俩最失落、最绝望的时候,他们甚至想到了是躺着死好,还是坐着死好。
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等死。日常生活里,我们也会开玩笑说将来怎么死最潇洒,可在那幽暗的,没有任何生还希望的地下,想像用什么姿势死,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苦涩与绝望。孟氏兄弟俩不是软弱的人,他们也曾想凭力气打通一条求生之路,但随着外面声音的消失,他们顿时失去了开凿的方向感,不知该向何处开凿了。近在咫尺的求生之路,断了。现在,他们唯一还拥有的,就是人类****的求生欲望。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坐以待毙。在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兄弟俩决定自救。他们沿着塌陷区的边缘向外开凿一条通道,直接通向离22米斜坡处最近的地方。鉴于当时的体力情况,他们选择了这条相对省力的捷径。因为塌陷区都是松软的土和煤,开通这样的路相对更加容易和切合实际。
从矿难发生到孟氏两兄弟决定自己寻找生机,两人已经整整困在井下两天时间。在没有食物和水以及极度缺氧的情况下,兄弟二人还利用井下工具迎着救援的声音开凿了两条通道,一条为5米左右,另一条为9米左右。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次开凿不但没能与救援队伍会师,还几乎耗尽了体能。
稍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如果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加上重体力劳动以及精神紧张,通常会有眩晕的感觉和随时昏死过去的危险。
在第三条求生通道的开凿过程中,由于始终没有食物和水的补充,两人已经严重体力透支,进而导致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神志恍惚。再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哥哥孟宪臣试图寻找些能吃的东西以充饥和补充体力。
132小时生命的奇迹(2)
刚开始,他们尝试着吃老树皮,可是树皮太硬,根本嚼不动。他们又找到一些草叶子,无奈草叶辛辣,没有水是咽不下去的。最后,兄弟俩只得kao吃煤来充饥。可是煤也不是容易吃下去的,硬的煤块要经过长时间的咀嚼,非常垫牙,软的煤一捏就成灰了,往嘴里一放就呼到嗓子眼上,没有唾液,也咽不下去。吃了几次煤后,他们的舌头上、牙齿上,上下颌都糊满了煤渣,只要一动嘴,就嘎吱嘎吱响。他们还找来了平时扔在井下的空矿泉水瓶,接下自己的尿,kao喝尿来补充水分。刚开始喝尿时,兄弟俩都吐了,但胃里已经没有东西了,吐也吐不出来,只能扒着嗓子干呕,别提有多难受了。
kao喝尿和吃煤补充一点能量后,两人继续向前挖掘。挖掘的过程中,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沿着塌方的边缘向前挖掘虽然省力,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塌方后,庞大的煤和土虽相对稳定地积压在一起,可一旦有外力打破这种平衡,立刻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震动,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就在孟宪臣沿着塌方边缘掏出大约有五米的时候,又出现塌方了,孟宪臣被埋在土下。孟宪有不顾一切地扑了过去,沿着刚才的方向一点点掏土。因为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四五米的距离掏了大约一个钟头,最后终于把二哥从泥土里给拽了出来。孟宪有回忆说,当时他已经想好了,若自己真的救不出二哥的话,自己只好陪他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