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东经140度30分,南纬66度45分这个海湾的内部,愈往南前进地势会愈高,前面还有一个宽约100公里的陆地(可能是阿地尼地附近)。至此,威克斯便自信的发表南极大陆的存在,并依据海员之一的姓名,将该海湾命名为派那湾,然后和文生尼斯号分开,独自指挥波波依斯号前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上了杜维尔的船。
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沿着南极大陆航行的,然而文生尼斯号的船员健康状况很差,船具和绳子也都结了冰,连甲板也都被冰所覆盖;船舱又很狭窄,海员们居住的房间也不够,发给他们的衣服更不适合极地寒冷的气候,这些我们可以从旅行记的插图中看出来。
1840年2月中旬,文生尼斯号遇上了巨大的冰河,致使他们无法继续往南前进。威克斯认为既然无法再航到恩德比地,至少也得到达沙克雷新冰棚附近,亦即东经97度37分的地方。于是,文生尼斯号就把航向改向东北,波波依斯号也跟在后面航行。威克斯在他的航海日记中如此叙述:“下达开始回航的命令后,海员们脸上露出难得的高兴表情。”
3月中旬,虽然探险队员们所穿的衣服十分简陋,食物也很寒酸,他们仍然完成了伟大的航程,返回澳洲的悉尼港。此次由威克斯所指挥的长达2500公里的南极大陆冒险,到目前为止是所进行的南极海域探险中最重要的一次。
英国也想发现南极大陆。可是英国政府一直到1839年,才开始预算探险队所需的经费,而且派给柯拉克·罗斯尔两艘英国军舰艾尔帕斯号和泰拉号,这两艘船都很小,而且速度很慢,外型也不美观,惟一和威克斯船不同之处,是它们适合在冰海上航行。
此外,船体的构造很结实,又有预防进水的耐水隔板,甲板的厚度也加倍,队员们都有足够的御寒衣物,船舱里,甚至还装备了当时最新的产品———肉类和蔬菜罐头。过去的航海,船员们的主要食物就是肉干和饼干,现在有了容易保存的罐头,在长期的南极航程中,食物就不会那么单调。
1839年9月,艾尔帕斯号和泰拉号从泰晤士河出发,通过多佛海峡,开航前往澳洲。经过11个月的航行,探险队于翌年8月,进入塔斯马尼亚的荷巴特港,在这里整顿船只,准备前往南极。罗斯因为威克斯和杜维尔已经发现南极大陆,因此决定不再去已被调查过的海域,而决定前往人迹未到的南极大陆东部探险。
11月12日,艾尔帕斯号和泰拉号从塔斯马尼亚的荷巴特港出发,前往南极。罗斯的两艘船在漂流的冰山群中穿梭,航行了将近两个月,才通过流冰区,终于在次年(1841年)1月9日突破流冰带,进入水面。船的前方是广大的水面,看不见陆地,为寻找南极大陆,他们继续在没有冰的海面上往南前进。
不久,船前方的冰原上便出现了山影,艾尔帕斯号以及泰拉号的海员们都很高兴地欢呼:“发现南极大陆了”。那是完全被雪所覆盖的山群,偶尔也可以看到岩峰,在冰原上高达2000至3000米。在险要的高峰之间,山谷里的冰雪变成了冰河,往下移动的流冰就像是向海面伸出数米长的舌头一般。
1月12日,罗斯的船队便到达距离大陆沿岸约四五公里的地方。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他决定将该地命名为维多利亚地。
罗斯和副指挥官法兰西斯·克洛基先行登陆附近的小岛,并命名该岛为普吉逊岛。接着,艾尔帕斯号和泰拉号又继续航行,终于到达南纬74度20分的地方,威德尔于1821年在南极大陆所创立的南进纪录,终于被罗斯打破,而且前方还有没有流冰的水面可继续前进。
1月28日早上,他们发现一个岛屿上有高山,而且愈接近该岛,愈无法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在冰天雪地的酷寒小岛上,竟然会有不断冒着白烟的活火山。
罗斯将那座不断冒着烟的活火山命名为艾尔帕斯山,与它并排的熄火山则命名为泰拉山。
罗斯决心找到磁南极,因而继续沿着该岛前进。最后,他虽然没有发现磁南极,但是却发现了一个比活火山更惊人的景象———在小岛的东端,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白色冰原。
“那真是令人咋舌的景色,愈接近冰崖的部分,高度益增,这个与海面垂直高约40米至60米的绝壁,便成广阔冰原的边线。”
对于当时所看到的情景,罗斯接着叙述:“顶部完全平坦,靠海的绝壁面一点裂缝或突起都没有,简直就像是削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