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逃学奇遇记

儿童资源网

桐子逃学奇遇记

  葛藤桥现现成成地放在那里,谁都可以走。桐子走过去对着两只大猴指了指葛藤桥,又指了指两只小猴。桐子再为它们选择一条捷径。两只大猴 相互看了一眼,忽然一左一右架住桐子想上树。桐子可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胆量,吓得他蹲在地上不敢起来。两只大猴拉不动,只好作罢。桐子悻悻地想:真是好心做了驴肝肺,你们的孩子,整死它算了,关我屁事?哼!

  桐子每天都在用树叶做水袋 ,因为两只小猴的爬树技巧拙劣。好在葛藤桥平平坦坦,桐子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随时都可以过去采胶。桐子尽量地把水袋粘的结实一点儿,他好同情两只小猴,一有空就注视两只小猴的一举一动。

  两只小猴在不停的运水,两只大猴坐在树杈上吃着什么 。桐子走近一看, 哦,它们在吃桑椹。桐子这时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刀山右边猴子每天走的这一排树是桑树,不知什么时候,干枯的树枝变青了,长出了树叶,并在高高地枝头挂满了像成人大拇指一样长短粗细的紫红桑葚。看到桐子过来,一只大猴马上采了几颗扔 给了桐子。桐子一尝:哇!汁甜肉多,好爽呀。自己平生最爱吃的就是桑葚,只可惜自己不会爬树,偶尔吃几颗,也只有黄豆粒那么大,老是不过瘾,这么大的桑葚,桐子想都不敢想。猴子可真会享受 !

  又过了几天,桐子不再用做水袋了,两只小猴的爬树技巧越来越娴熟,他们不只是从树的左边(刀山上)行走,也从树的右边(深渊上)行走,一弹一跳,一悠一荡,忽上忽下,忽远忽近,技法娴熟,如履平地。桐子看的是心惊肉跳,双腿发软,他忘不了底下是万丈深渊。畜生到底是畜生,让自己的孩子冒这么大的危险,桐子这样想,自己的爸妈比他们强一万倍,不,一亿倍。

  当又一个黎明到来时,桐子站起来走出洞外,打了一个呵欠,伸了一个懒腰。他觉得今天的空气特别清爽湿润,这样想时,他忽然听到有水流的声音,他走上葛藤桥回头看时,从洞前空地的半山腰出,也就是猴子每天取水的地方,喷射出一股水桶一样粗的泉水,泛着白花,直泻而下,刚好又击打在一块凸出的大石头上,立刻又被溅成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水珠,四散飞开。声音就是从这儿传出的。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洞前的空地也不再是红赤赤地一片,小草好像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密密匝匝,草叶如麻如丝,错综交杂,似草非草,连在一起如毯如毡。

  猴子呢?猴子可是每天都不离开那排桑树的,桐子在藤桥上,扭着头一颗一颗的搜寻着。桐子走完藤桥也没有找到一只猴子。桐子发现刀山这头的空地和那头一样也长出了小草,走到崖前,看见每根葛藤的主枝都有自己的腿粗,仰起头来,只觉得这是一道从天而降的绿色屏障。几天不见,这两颗葛藤竟长得如此枝繁叶茂,一叶生一枝,一枝生无数只叶,枝于枝之间又互相交织错综,有经有纬,它们生成了一只巨大的网,把整个石崖包裹的严严实实。桐子使劲的用手摇摇葛藤,用脚跺跺,他们一声不响,纹丝不动。一阵微风吹来,葛藤叶哗哗作响,凉快极了。桐子忽然想到,自己在这儿站了这么久,竟没有感觉到石崖散发的热量。这一定是葛藤把这里的山、水、土地、气候、树木全改变了。或许本身就是石崖的热再加上猴子的辛苦浇灌才使葛藤长的如此迅速。

  猴子呢?难道猴子已经攀藤而上?正当桐子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叶动藤响从石崖上飞出来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小鸟,只见一只大猴顺藤而下,用嘴衔着一片十字叠的树叶,看到桐子站在崖下,他很兴奋,眼里闪着光。桐子看到它浑身湿漉漉地,不知是汗水还是露水。桐子接过猴子递过来的树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粒像小麦子一样大小的乳白色的冰。猴子指了指嘴,桐子会意马上用舌头舔食了这片树叶上的东西,什么味呢?桐子只觉得一股凉凉地东西顺舌而下,直抵肠胃,而后便变温升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桐子身体的关节在咯咯作,似在快速的生长,看时却也没有什么变化,只觉得神清气爽,身轻体健,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桐子的心里下意识的想干点什么活动活动筋骨,他轻轻地摇摇葛藤,葛藤竟然动了。桐子也攀藤而上,没想到平时不会上树的他,现在竟身轻如燕,像升气球一样嗖嗖地往上升。桐子兴奋极了,原来猴子给自己是“力量之夜”,自己一定能攀上崖顶,找到那个长有西瓜一样大核桃的地方。那么回到学校,老师同学,一切人都不敢小瞧自己了,自己成了名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桐子得意的笑了。 桐子爬呀爬,他想知道自己到底爬了多高,是不是快到崖顶了。然而就这一扭头,使桐子彻底失败了,它看到崖下的猴子就像一只蚂蚁,刀山不是刀山,深渊不是深渊,只有绿色与非绿色之分。如非知道下面有只猴子在看自己,几乎已找不到它。霎时间,桐子只觉得头晕眼花,两臂无力,双腿酸软。也就在此时,桐子也突然明白了猴爸猴妈为什么不让小猴走藤桥,而让它们从艰险无比的桑树上跳跃。它们练的不仅仅是技巧与体能,更是勇气与胆量的磨练,这是别人无法给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