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泪水

中国儿童资源网

幸福的泪水

  7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少年作家济济一堂,欢呼雀跃,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掌声不时的从厅里传来,原来是“第十三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颁奖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有请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同学上台领奖!”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召唤着每位获奖者,我怀着一颗喜悦的心情走上了领奖台,从老师手中接过奖杯。捧着金灿灿的奖杯和红彤彤的获奖证书,感觉沉甸甸的,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甜甜的,也略带几分酸涩。这一路走来,几多艰辛,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外公那手把手教我写作的感人的一幕幕便浮现在眼前……
  9岁时的我,似一只还未长大的雏鹰,在外公的辅导下,我学会了自由写作,作文水平也日渐提高。外公曾告诉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只有紧紧贴近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鲜活质朴的文章……”长期以来,我爸爸在部队工作,妈妈要上班,大多的时间我生活在外公家,特别是外公外婆如山似海的疼爱令我终身难忘,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外公补“漏”记》、《外婆种菜三字经》、《鸡也吃夜宵》、《外婆的顺口溜》等文章先后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
  一年后的我,外公发现我写的文章空洞,语言贫乏,素材过于拘谨。他为了让我的作文更加多样化,题材更加丰富,于是,去年暑假,外公煞费苦心地带我回故乡深入生活。到筱溪水电站、大新乡移民新村以及释印寺参观采风,体验社会生活。于是《临时出家》、《螃蟹漂流记》、《家乡的河柳》、《谁不说俺家乡美》等文章开始见诸于报刊,有些还获得征文大奖。
  平日里,外公常常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旁为我修改文章,废寝忘食,身体日渐消瘦,我的心弦被深深的触动了:外公一生酷爱文学,是县城小有名气的“笔杆子”,我沐浴着他文学的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是何等的幸福呀!
  12岁时的我,谨听外公的教诲,逐渐成为了一只会飞的小鹰。今年5月传来了好消息:我的习作《“三不丢”姥姥》在“十三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赛”中获奖了,并被邀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为了让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六十开外的外公决定亲自陪我去北京。暑假是旅游旺季,一直买不到卧铺票,我们只好坐硬座去。一天一夜旅途颠簸,外公身心疲惫,似乎又憔悴了许多.
  在北京的日子里,外公一直陪着我吃,陪着我住,陪着我玩,还陪着我听课。同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同编辑、作家们交谈,切磋儿童作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陪同我参观故宫、颐和园、国家博物馆、科技馆时,他给我讲解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我受益匪浅。
  在北京我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他们都是写作上的佼佼者,课余时间,我们一起交流写作心得,畅谈写作宏图。
  北京之行,让我真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感觉到天地的广阔,知识的高深。通过编辑、作家们的点拨,我明白了写作必须做到“独特、个性、与众不同”,这样才能步入文学的殿堂,真正成为文学天空里的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我看着外公那黝黑而消瘦的面孔,心里感到十分伤心和难过,然而,他那充满智慧的双眼、童心未泯的心态、诲人不倦的精神,让我陪感自豪,幸福的泪水再一次情不自禁的夺眶而出……